夏婕1 袁娟娜2 张冰2 杨娟2 吴元胜2
(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文华路387 号,528500;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 号,510120)
摘要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特点。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采
集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近五年的SLE 住院患者共292 例。结果:292 例患者中98.29%为中
西医结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2.82%;患者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病
性以虚实夹杂为主,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亏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等证型;激素(或加用免疫抑制剂)
联合中药是经典治疗方案。结论:“热”是SLE 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特点,“清热”之法的活用是中医药治疗SLE
的一个重要手段,清热药、补气药、滋阴药、利湿药、活血药为中医治疗SLE 的五大主要药类。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回顾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多样。
中医学将其分别归属于“阴阳毒”“红蝴蝶疮”“日晒疮”“温毒发斑”“丹疹”等范畴,虽然本病病因病机尚无定
论,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确已有悠久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近五年共292 例SLE 住院患者的
电子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SLE 的中医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92 例均来自于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
医院)总院的SLE 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7 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SLE 分类诊断标准[1],
并排除合并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
性疾病以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结缔组织病或药物性狼疮。
1.2 方法 制定信息采集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入院诊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治疗类别、中医证侯、舌脉象、治疗用药、疾病转归等,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 年《中药新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分为缓解、
好转、无效、死亡及自动出院五种转归。
1.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工作表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编码、数据库结构的编写修改以及数据的校对与
维护;采用SPSS17.0 进行数据的转入,生成数据库文件并锁定,备份供统计分析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92 例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262 例,男:女=1:8.7;发病年龄6~80 岁,其中0~20
岁53 例(占18.15%),21~40 岁154 例(占52.74%),41~60 岁70 例(占23.97%),61 岁以上15 例(占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3 8·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5.14%);平均年龄33.93 岁。病程最短不到一周,最长36 年;其中<1 年者145 例(占49.66%),1~5 年
者78 例(占26.72%),>5 年者69 例。
2.2 入院诊断 入院中医第一诊断为红蝴蝶疮79 例(占27.05%),阴阳毒65 例(占22.26%),水肿
59 例(占20.21%),痹证14 例(占4.79%),虚劳7 例,血劳7 例,内伤发热6 例,外感发热6 例,尿浊
6 例,蝶疮流注5 例,另有诊断为喘证、腹痛、尿血、葡萄疫、日晒疮、颤震、神昏、肺热病、黄劳、血
证等。
2.3 住院时间及费用 292 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04 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2350.7100 元(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平均住院日由2006 年19.55 天到2010 年14.84 天(=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
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而各年住院费用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表1 2006~2010 年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比较
年份 总例数 平均住院时间(x¯ ) Z P 值 平均费用(x¯ ) Z P 值
2006 47 19.55 11814.8206
2007 61 18.62 11580.2797
2008 61 16.66 12664.1662
2009 65 16.08 13072.4888
2010 58 14.84
11.014 .026
12456.6860
.218 .994
Total 292 17.04 12350.7100
2.4 舌脉象 舌质频次排名前4 位的依次为:红、淡暗、暗红、淡红;另有舌质淡17 例,淡胖6 例,
边尖红4 例,绛红2 例,暗1 例。舌苔频次排名前5 位的依次为:黄腻(黄厚腻)、黄(薄黄)、白腻(白
厚腻)、白(薄白)、少;另有花剥苔、黄白腻苔、黄燥苔、黑苔、腐苔等。脉象频次排名前5 位的依次为:
细、弦、数、沉、滑;其中包括细数51 例,弦细46 例,沉细42 例,细脉34 例。(见表2)
表2 舌脉象频次统计
舌象 频次 所占比例 舌苔 频次 所占比例 脉象 频次 所占比例
红 92 31.51% 黄腻(黄厚腻) 76 26.03% 细 227 77.74%
淡暗 64 21.92% 黄(薄黄) 61 20.89% 弦 89 30.48%
暗红 55 18.84% 白腻(白厚腻) 55 18.84% 数 82 28.08%
淡红 51 17.47% 白(薄白) 52 17.81% 沉 71 23.32%
少 22 7.53% 滑 50 17.12%
2.5 病性及症侯分型 292 例患者中病性属实者21 例,属虚者16 例,余均为虚实夹杂255 例(占
87.33%);虚证中以气虚、阴虚为主,实证多见湿、瘀、热阻(见表3)。
表3 病性频次统计
虚证 频数 所占比例(%) 实证 频数 所占比例(%)
气 194 66.44 湿 190 65.07
阴 159 54.45 瘀 187 64.04
阳 24 8.22 热 175 59.93
血 9 3.08 毒 19 6.51
入院主证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亏虚(包含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热毒炽盛,
其他证侯包括肺脾气虚、脾虚湿瘀、风湿热痹、风水相搏、阴虚火旺、阳明血热等;出院主证以气阴两虚
证略有增加,其余证型较入院无明显变化。兼证多见湿、瘀、热、毒、浊内阻而辨为湿热瘀阻、湿浊内阻、
水湿瘀阻等。
2.6 治疗类别 中西医结合治疗287 例(占98.29%),纯中医治疗4 例,纯西医治疗1 例;中医治疗
率达99.66%。所有患者中285 例接受糖皮质激素(GC)治疗(占97.60%);其中,59 例患者经甲强龙针
冲击治疗(500mg/d~1000mg/d,每次3~5 天,每例1~2 次),1 例患者未完成首个疗程。此外,部分患者
还配合使用了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免疫调节剂等药物以及静滴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
等。经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中药治疗
(见表4)。
2.7 中医用药 292 例患者中服用中药汤剂289 例(占98.97%)。总共采集中药328 味,频数大于1000
排序前15 味中药有:甘草、茯苓、白术、生地黄、淮山、丹参、牡丹皮、太子参、黄芪、泽泻、女贞子、
旱莲草、山萸肉、赤芍、党参。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39·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排名前45 味的中药可分类如下:1)补虚药:白术、淮山、太子参、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女贞子、
旱莲草、麦冬、山萸肉等滋阴药,白芍、熟地、当归等补血药;2)清热药: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
参等清热凉血药,蛇舌草、蒲公英、连翘、土茯苓等清热解毒药,黄芩、黄柏等清热燥湿药,知母等清热
泻火药,青蒿、地骨皮等清虚热药;3)利水除湿药:茯苓、泽泻、薏苡仁、猪苓、茯苓皮等利水消肿药,
茵陈、布渣叶等利湿退黄药;4)活血化瘀药:丹参、牛膝、桃仁、益母草、泽兰;5)其他药味:桂枝、
柴胡、砂仁、桔梗、杏仁、法夏、陈皮、甘草。
经分型统计,气阴两虚型患者中频次超过300 的中药依次为(共17 味):甘草、茯苓、太子参、生地
黄、丹参、淮山、牡丹皮、旱莲草、女贞子、白术、麦冬、黄芪、山萸肉、泽泻、蒲公英、蛇舌草、赤芍;
脾肾亏虚型患者中频次超过300 的中药依次为(共18 味):茯苓、甘草、白术、丹参、泽泻、黄芪、淮山、
党参、牡丹皮、山萸肉、太子参、生地黄、女贞子、陈皮、猪苓、赤芍、旱莲草、桂枝。
292 例患者中配合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有272 例(占93.15%)。频次排名前5 位的针剂有:生脉针、参
麦针、血必净针、丹参针、银杏达莫针;频次排名前5 位的口服中成药有:黄葵胶囊、通脉口服液、三芪
口服液、金水宝胶囊、滋阴狼疮胶囊。
2.8 疾病转归 临床缓解15 例(占5.15%),好转256 例(占87.67%),无效9 例(占3.08%),自动
出院6 例(占2.05%),死亡6 例(占2.05%);总有效率(缓解+好转)为92.82%。根据中西医治疗的统
计,总结出以下治疗方法(见表4)。经统计学分析,五组治疗方式的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2、3、
5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第4 组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中药)总有效率相对偏低、死亡率
相对偏高。
表4 治疗方法及疗效
序号 治疗方法 合计 缓解+好转(%) 无效 自动出院 死亡
1 激素+中药 118 110(93.22) 3 3 2
2 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 103 97(94.17) 4 2 0
3 激素+免疫抑制剂+球蛋白+中药 35 34(97.14) 1 0 0
4 激素+球蛋白+中药 22 17(77.27) 1 0 4
5 其他 14 13(92.86) 0 1 0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本病
在我国发病率约为70~100/10万[3],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本组患者构成来看,女性多于男性,育龄期妇
女是主要发病群体。中医古籍中尚未发现SLE的确切记载,据其临床症状,皮肤和肾损害尤为多见,但并
非一证一病可以概括,本组患者以“红蝴蝶疮”“阴阳毒”“水肿”为其最常用中医诊断。
SLE发病机制未明、累及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其诊断和治疗都是医学领域的难点问题。近年来由
于诊治方法的改善,本病患者的存活率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激素的
长期应用易产生毒副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激
素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可以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292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
98.29%,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2%,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然成为目前国内医疗界治疗SLE的主要特色和优势。
本研究显示292例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7.04天,少于文献记载的21天[4],经统计学分析有逐年减少的趋
势;而患者的住院费用却没有明显增加。可见,日趋规范化的中西医诊疗常规在提高SLE的临床诊治
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住院患者的医疗卫生费用。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SLE的主要药物,配合激素
使用的主要是免疫抑制剂和静滴免疫球蛋白治疗,激素+中药、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是经典的治疗方案,
激素+免疫抑制剂+球蛋白+中药、激素+球蛋白+中药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中医对SLE病因病机的认识尚不统一,《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多数医家赞同内外合邪之说。本研究中患者SLE病性
多属虚实夹杂,主证依次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等,以前两种多
见,这与大多数文献记载的SLE辨证分型有所不同[5-6]。以临床资料统计来看,气、阴两伤,脾、肾受损而
感受湿热毒邪为主要病机,无论阴虚生内热、气虚阳浮发热,亦或外感热邪、湿阻化热等,总由虚实夹杂
形于外而表现为舌质以红多见、舌苔以黄为主、脉象多为细数等诸多热象,推测“热”这一因素在SLE发病
的复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认为SLE的主要证侯可分为以下两类:1)以舌质淡暗或淡胖、
舌苔白或白腻、脉象弦沉为主的“无热之证”;2)以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细数为主的“有热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4 0·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之证”;上述两类均可合并湿、瘀、热、毒之邪。本病病性本质为“虚”,“热”则是促进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之一,因而治疗上需以“补虚”为首,同时适当“清热”。从本研究患者的中药统计中也体现“补虚为主,清热
为要”这一治疗要则。频次排名前45味的中药分类后发现补虚药、清热药占据大部分,“补虚”即补气、补阴、
补血,“清热”即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虚热、滋阴清热等,如此标本兼顾,疾病
方可得到有效缓解。所有药味的功效主要表现在补气、滋阴、养血、清热、利湿、活血等方面,与上文所
述病性相符,中成药也遵循脉证,与中药汤剂共凑益气、养阴、活血、化湿之效。本研究显示,清热药、
补气药、滋阴药、利湿药、活血药为中医药治疗SLE的五大主要药类。以药推方,笔者认为六味地黄汤、
四君子汤、二至丸、犀角地黄汤、青蒿鳖甲汤、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可作为治疗SLE的基础
方。
参考文献
[1] 蒋明,D***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30-93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1-ll5.
[3] 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55-57.
[4] 于丽丽,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5):528-529.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1-ll5.
[6] 朱方石.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证型分类研究[J].新中医,2001,33(7):14-15.
(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文华路387 号,528500;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 号,510120)
摘要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特点。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采
集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近五年的SLE 住院患者共292 例。结果:292 例患者中98.29%为中
西医结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2.82%;患者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病
性以虚实夹杂为主,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亏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等证型;激素(或加用免疫抑制剂)
联合中药是经典治疗方案。结论:“热”是SLE 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特点,“清热”之法的活用是中医药治疗SLE
的一个重要手段,清热药、补气药、滋阴药、利湿药、活血药为中医治疗SLE 的五大主要药类。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回顾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多样。
中医学将其分别归属于“阴阳毒”“红蝴蝶疮”“日晒疮”“温毒发斑”“丹疹”等范畴,虽然本病病因病机尚无定
论,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确已有悠久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近五年共292 例SLE 住院患者的
电子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SLE 的中医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92 例均来自于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
医院)总院的SLE 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7 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SLE 分类诊断标准[1],
并排除合并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
性疾病以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结缔组织病或药物性狼疮。
1.2 方法 制定信息采集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入院诊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治疗类别、中医证侯、舌脉象、治疗用药、疾病转归等,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 年《中药新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分为缓解、
好转、无效、死亡及自动出院五种转归。
1.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工作表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编码、数据库结构的编写修改以及数据的校对与
维护;采用SPSS17.0 进行数据的转入,生成数据库文件并锁定,备份供统计分析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92 例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262 例,男:女=1:8.7;发病年龄6~80 岁,其中0~20
岁53 例(占18.15%),21~40 岁154 例(占52.74%),41~60 岁70 例(占23.97%),61 岁以上15 例(占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3 8·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5.14%);平均年龄33.93 岁。病程最短不到一周,最长36 年;其中<1 年者145 例(占49.66%),1~5 年
者78 例(占26.72%),>5 年者69 例。
2.2 入院诊断 入院中医第一诊断为红蝴蝶疮79 例(占27.05%),阴阳毒65 例(占22.26%),水肿
59 例(占20.21%),痹证14 例(占4.79%),虚劳7 例,血劳7 例,内伤发热6 例,外感发热6 例,尿浊
6 例,蝶疮流注5 例,另有诊断为喘证、腹痛、尿血、葡萄疫、日晒疮、颤震、神昏、肺热病、黄劳、血
证等。
2.3 住院时间及费用 292 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04 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2350.7100 元(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平均住院日由2006 年19.55 天到2010 年14.84 天(=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
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而各年住院费用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表1 2006~2010 年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比较
年份 总例数 平均住院时间(x¯ ) Z P 值 平均费用(x¯ ) Z P 值
2006 47 19.55 11814.8206
2007 61 18.62 11580.2797
2008 61 16.66 12664.1662
2009 65 16.08 13072.4888
2010 58 14.84
11.014 .026
12456.6860
.218 .994
Total 292 17.04 12350.7100
2.4 舌脉象 舌质频次排名前4 位的依次为:红、淡暗、暗红、淡红;另有舌质淡17 例,淡胖6 例,
边尖红4 例,绛红2 例,暗1 例。舌苔频次排名前5 位的依次为:黄腻(黄厚腻)、黄(薄黄)、白腻(白
厚腻)、白(薄白)、少;另有花剥苔、黄白腻苔、黄燥苔、黑苔、腐苔等。脉象频次排名前5 位的依次为:
细、弦、数、沉、滑;其中包括细数51 例,弦细46 例,沉细42 例,细脉34 例。(见表2)
表2 舌脉象频次统计
舌象 频次 所占比例 舌苔 频次 所占比例 脉象 频次 所占比例
红 92 31.51% 黄腻(黄厚腻) 76 26.03% 细 227 77.74%
淡暗 64 21.92% 黄(薄黄) 61 20.89% 弦 89 30.48%
暗红 55 18.84% 白腻(白厚腻) 55 18.84% 数 82 28.08%
淡红 51 17.47% 白(薄白) 52 17.81% 沉 71 23.32%
少 22 7.53% 滑 50 17.12%
2.5 病性及症侯分型 292 例患者中病性属实者21 例,属虚者16 例,余均为虚实夹杂255 例(占
87.33%);虚证中以气虚、阴虚为主,实证多见湿、瘀、热阻(见表3)。
表3 病性频次统计
虚证 频数 所占比例(%) 实证 频数 所占比例(%)
气 194 66.44 湿 190 65.07
阴 159 54.45 瘀 187 64.04
阳 24 8.22 热 175 59.93
血 9 3.08 毒 19 6.51
入院主证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亏虚(包含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热毒炽盛,
其他证侯包括肺脾气虚、脾虚湿瘀、风湿热痹、风水相搏、阴虚火旺、阳明血热等;出院主证以气阴两虚
证略有增加,其余证型较入院无明显变化。兼证多见湿、瘀、热、毒、浊内阻而辨为湿热瘀阻、湿浊内阻、
水湿瘀阻等。
2.6 治疗类别 中西医结合治疗287 例(占98.29%),纯中医治疗4 例,纯西医治疗1 例;中医治疗
率达99.66%。所有患者中285 例接受糖皮质激素(GC)治疗(占97.60%);其中,59 例患者经甲强龙针
冲击治疗(500mg/d~1000mg/d,每次3~5 天,每例1~2 次),1 例患者未完成首个疗程。此外,部分患者
还配合使用了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免疫调节剂等药物以及静滴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
等。经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中药治疗
(见表4)。
2.7 中医用药 292 例患者中服用中药汤剂289 例(占98.97%)。总共采集中药328 味,频数大于1000
排序前15 味中药有:甘草、茯苓、白术、生地黄、淮山、丹参、牡丹皮、太子参、黄芪、泽泻、女贞子、
旱莲草、山萸肉、赤芍、党参。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39·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排名前45 味的中药可分类如下:1)补虚药:白术、淮山、太子参、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女贞子、
旱莲草、麦冬、山萸肉等滋阴药,白芍、熟地、当归等补血药;2)清热药: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
参等清热凉血药,蛇舌草、蒲公英、连翘、土茯苓等清热解毒药,黄芩、黄柏等清热燥湿药,知母等清热
泻火药,青蒿、地骨皮等清虚热药;3)利水除湿药:茯苓、泽泻、薏苡仁、猪苓、茯苓皮等利水消肿药,
茵陈、布渣叶等利湿退黄药;4)活血化瘀药:丹参、牛膝、桃仁、益母草、泽兰;5)其他药味:桂枝、
柴胡、砂仁、桔梗、杏仁、法夏、陈皮、甘草。
经分型统计,气阴两虚型患者中频次超过300 的中药依次为(共17 味):甘草、茯苓、太子参、生地
黄、丹参、淮山、牡丹皮、旱莲草、女贞子、白术、麦冬、黄芪、山萸肉、泽泻、蒲公英、蛇舌草、赤芍;
脾肾亏虚型患者中频次超过300 的中药依次为(共18 味):茯苓、甘草、白术、丹参、泽泻、黄芪、淮山、
党参、牡丹皮、山萸肉、太子参、生地黄、女贞子、陈皮、猪苓、赤芍、旱莲草、桂枝。
292 例患者中配合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有272 例(占93.15%)。频次排名前5 位的针剂有:生脉针、参
麦针、血必净针、丹参针、银杏达莫针;频次排名前5 位的口服中成药有:黄葵胶囊、通脉口服液、三芪
口服液、金水宝胶囊、滋阴狼疮胶囊。
2.8 疾病转归 临床缓解15 例(占5.15%),好转256 例(占87.67%),无效9 例(占3.08%),自动
出院6 例(占2.05%),死亡6 例(占2.05%);总有效率(缓解+好转)为92.82%。根据中西医治疗的统
计,总结出以下治疗方法(见表4)。经统计学分析,五组治疗方式的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2、3、
5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第4 组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中药)总有效率相对偏低、死亡率
相对偏高。
表4 治疗方法及疗效
序号 治疗方法 合计 缓解+好转(%) 无效 自动出院 死亡
1 激素+中药 118 110(93.22) 3 3 2
2 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 103 97(94.17) 4 2 0
3 激素+免疫抑制剂+球蛋白+中药 35 34(97.14) 1 0 0
4 激素+球蛋白+中药 22 17(77.27) 1 0 4
5 其他 14 13(92.86) 0 1 0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本病
在我国发病率约为70~100/10万[3],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本组患者构成来看,女性多于男性,育龄期妇
女是主要发病群体。中医古籍中尚未发现SLE的确切记载,据其临床症状,皮肤和肾损害尤为多见,但并
非一证一病可以概括,本组患者以“红蝴蝶疮”“阴阳毒”“水肿”为其最常用中医诊断。
SLE发病机制未明、累及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其诊断和治疗都是医学领域的难点问题。近年来由
于诊治方法的改善,本病患者的存活率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激素的
长期应用易产生毒副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激
素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可以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292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
98.29%,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2%,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然成为目前国内医疗界治疗SLE的主要特色和优势。
本研究显示292例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7.04天,少于文献记载的21天[4],经统计学分析有逐年减少的趋
势;而患者的住院费用却没有明显增加。可见,日趋规范化的中西医诊疗常规在提高SLE的临床诊治
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住院患者的医疗卫生费用。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SLE的主要药物,配合激素
使用的主要是免疫抑制剂和静滴免疫球蛋白治疗,激素+中药、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是经典的治疗方案,
激素+免疫抑制剂+球蛋白+中药、激素+球蛋白+中药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中医对SLE病因病机的认识尚不统一,《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多数医家赞同内外合邪之说。本研究中患者SLE病性
多属虚实夹杂,主证依次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等,以前两种多
见,这与大多数文献记载的SLE辨证分型有所不同[5-6]。以临床资料统计来看,气、阴两伤,脾、肾受损而
感受湿热毒邪为主要病机,无论阴虚生内热、气虚阳浮发热,亦或外感热邪、湿阻化热等,总由虚实夹杂
形于外而表现为舌质以红多见、舌苔以黄为主、脉象多为细数等诸多热象,推测“热”这一因素在SLE发病
的复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认为SLE的主要证侯可分为以下两类:1)以舌质淡暗或淡胖、
舌苔白或白腻、脉象弦沉为主的“无热之证”;2)以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细数为主的“有热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4 0·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之证”;上述两类均可合并湿、瘀、热、毒之邪。本病病性本质为“虚”,“热”则是促进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之一,因而治疗上需以“补虚”为首,同时适当“清热”。从本研究患者的中药统计中也体现“补虚为主,清热
为要”这一治疗要则。频次排名前45味的中药分类后发现补虚药、清热药占据大部分,“补虚”即补气、补阴、
补血,“清热”即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虚热、滋阴清热等,如此标本兼顾,疾病
方可得到有效缓解。所有药味的功效主要表现在补气、滋阴、养血、清热、利湿、活血等方面,与上文所
述病性相符,中成药也遵循脉证,与中药汤剂共凑益气、养阴、活血、化湿之效。本研究显示,清热药、
补气药、滋阴药、利湿药、活血药为中医药治疗SLE的五大主要药类。以药推方,笔者认为六味地黄汤、
四君子汤、二至丸、犀角地黄汤、青蒿鳖甲汤、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可作为治疗SLE的基础
方。
参考文献
[1] 蒋明,D***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30-93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1-ll5.
[3] 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55-57.
[4] 于丽丽,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5):528-529.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1-ll5.
[6] 朱方石.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证型分类研究[J].新中医,2001,33(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