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国医论坛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大宝国医论坛
大宝国医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宝国医论坛

中医学习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size=24]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研究[/size]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周启鑫

周启鑫
Admin

孙海波 冷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多中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科学评价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方法:对110 例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进行中医烙法治疗(对照组110 例给予口服红霉素治疗)。
结果:经一年以上随访观察,中医烙法总有效率约为95%,对照组为82.72%。结论:中医烙法治疗慢性
扁桃体炎可达到消除炎症,又可保留其免疫功能.显著优于用药组,且治疗过程中不需麻醉,几乎无疼痛,治疗
后局部反应较轻,几乎无复发,许多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和患儿尤其使用之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医烙法;慢性扁桃体炎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cure chronic tonsillitis
Leng Hui Sun Haibo Lv Hong Gao Shuling Shi Zhongkun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 study of many centers of the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cure chronic tonsillitis to appraise curative effect of this therapy. Methods: The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cure
110 patients of chronic Tonsillitis, and compare group by Erythromycin. Result: though the observation more than
one year,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groups were 94.55% and 82.7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nsillitis that their immune function remained and that
their symptoms of Chronic Tonsillitis had been controlled. It was better than Erythromycin group, in
addition ,don’t require anesthetizing、be without soreness、be without relapse. A lot of adults and children also can
apply. The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can be a practical therapy for chronic tonsillitis.
Keywords the method of cauterization; chronic tonsillitis
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称“虚火乳蛾”,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儿童多见,该病发病率为
22.04%[1],一般认为发病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或病毒滋生繁殖而演变为
慢性炎症。其病程缠绵,且并发症较多,以往治疗常常以手术摘除为主,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
的不断发展,对过多、过早切除扁桃体提出了异议[2],且手术禁忌症较多,有许多患者不能耐受。中医烙
法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一大特色,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不仅可以消除慢性
炎症,改善临床症状,还能保留免疫功能,且方法简单,施烙时毫无痛苦,无严格禁忌症。我们于2001年
1月至2004年4月在三家医院应用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110例,并同时对11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口服
红霉素进行对照治疗,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对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进行科学评价,现将资
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法进行实验,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
研究院、大连市中医院三个中心,其中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2例、辽宁省中医研究院44例、大连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03·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市中医院例。所有受试对象均来自各个分中心。
表1 三个中心病例分配情况
中心 施烙组 (例) 红霉素组(例)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6 66
辽宁省中医研究院 22 22
大连市中医院 22 22
合计 110 110
1.2 病例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发的《慢性扁桃体炎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3 试验病例选择标准
1.3.1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5~60岁的门诊或病
房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3)本次发病未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1.3.2 病例排除标准 1)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2)体温≥38℃;3)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全身疾病
如急性肾炎、风湿热、心肌炎、脓毒病等。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伴有严重心脑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全
身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心肌炎、脓毒病等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3.3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
及安全性判断者。2)观察中自然脱落,中断治疗者。3)受试者依从性差,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
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自行退出者等均为脱落病例。4)观察治疗过半的脱落病例,按实际疗效计算。
2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各中心均分为2组:1)施烙组(中医烙法);2)用药组(口服红霉素片)。
2.1 施烙组
2.1.1 烙具 应用自制小烙铁,其长度为20cm,直径为0.2~0.3cm。用钢或铜制造。各型烙铁的大小,
见表2。中、小号烙铁的厚度略较为厚些,这有利于保持有效的温度。各型烙铁的柄为圆钢条或圆铁条,
与烙铁中心点相接,与烙铁相接的颈部稍微弯曲,不要成突出的角度,否则在施烙时易误伤他处。压舌板
采用钢质材料,板体宽度为4~5cm,板体长度为25~30cm。
表2 烙铁规格
规格 直径(cm) 厚度(cm)
大号 1.0 0.2
中号 0.7 0.2~0.3
小号 0.5 0.3
2.1.2 施烙方法 患者坐位,端坐张口,面对施烙者,施烙者左手执压舌板,将舌压下,同时令患者
发“啊”音,使软腭抬高,咽腔扩大,使扁桃体充分暴露,无需麻醉,即可施烙。施烙前先按扁桃体的肥大
程度选择适当的烙铁3~4支,在酒精灯上加热,将烙铁烧红后,取一支烙铁蘸上香油,小烙铁的执法如执
笔状,以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柄端,迅速地送进口腔到咽部,对准扁桃体进行烧烙,烙铁蘸香油后的温
度为120℃~150℃,如时间延迟,热度降低,起不到烧烙作用,当听到烙铁烙到扁桃体发出“嗞啦”声音后
立即取下,不宜停留。一支烙铁施烙一次后,热度已降低,所蘸香油已烧尽,不宜再用,必须另换一支,
同样方法再烙,以3~4支烙铁轮流使用,反复烧烙,将扁桃体表面烧烙成黑色或深褐色为度。这样一次烙
治即告完成。扁桃体Ⅲ°肥大,采用按烙法,即烙铁按在扁桃体上之后即时取出,不停留,用力较重,烙数
需多,烧烙面积较大;扁桃体Ⅱ°肥大,采用按烙法,但用力稍轻,扁桃体Ⅰ°肥大,采用点烙法。
2.1.3 烙治疗程 疗程根据扁桃体的肥大程度不同而其疗程亦不同。一般情况下,Ⅲ°肥大扁桃体需烙
治15次左右,疗程为4~5周;Ⅱ°肥大扁桃体需烙治十次左右,疗程为3~4周。
2.1.4 停烙标准 经多次烧烙后,扁桃体逐渐减小,其表面由凸面逐渐烙成平面,再经多次烧烙,又
逐渐减小其表面从平面又烙成凹面,最后扁桃体残余部分仅藏于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即可
停止烙治。
2.1.5 对照组:药物:红霉素片(沈阳东药克达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H21023245,规格:每片0.125g、
12.5万单位)。用法:口服 成人0.5g/次,3次/日。儿童0.25g/次,3次/日。疗程:15天。
2.2 实验室检测
2.2.1 安全性指标测定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等。
2.2.2 疗效性检测 1)免疫球蛋白检测:体液免疫应用免疫比浊法,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0 4·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测患者烙治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2)组织学检测:a.显微结构观察施烙组患者于烙治前、烙治后即刻、停
烙后一周分别取施烙部位扁桃体组织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组织标本4℃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取小块扁桃
体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供光镜组织形态学观察。b.超微结构观察:烙治法治疗后
一周,取施烙部位扁桃体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取新鲜施烙后扁桃体组织,于冰块上迅速切割下1mm2
大小组织块,逐级酒精、丙酮脱水,2.5℅戊二醛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柠檬酸染色,透射电镜
观察。
2.3 数据处理 采用F检验,t检验,X2 检验,Ridit分析,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临床疗效与分析 施烙组与红霉素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烙法治疗慢性扁桃
体炎疗效明显优于红霉素。
表3 施烙组与红霉素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施烙组 110 47 44 13 6 94.55
红霉素组 110 18 33 40 19 82.72
3.2 施烙组与红霉素组复发率比较 结果显示施烙组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红霉素组。说明在
远期疗效上中医烙法显著优于红霉素治疗。
表4 施烙组与红霉素组治疗后一年内复发率比较
组别 急性发作(例) 复发率(%)
施烙组 10 9.09
红霉素组 96 87.27
血常规:施烙组与红霉素组治疗前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比较,见表5。施烙组与红霉素组治
疗前、后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5 施烙组与红霉素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功比较( x ±s)
组别 WBC(×109) RBC(×1012 ) PLT(×109) ALT(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施烙组 7.97±1.83 7.35±1.57 4.75±0.51 4.62±0.53 251±75.26 236±67.71 22.53±9.20 23.00±8.19
红霉素组 7.38±1.73 6.89±1.34 4.54±0.79 4.34±0.46 241±75.29 235±68.97 20.63±9.91 20.63±9.57
免疫比浊法测定施烙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结果,见表6。1)施烙组烙治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
IgA 较烙治前均明显升高,P<0.01,补体C3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烙治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了;
2)红霉素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IgM、Ig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说明红霉素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施烙组与红霉素组治疗后血清IgG、IgA、IgM浓
度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4)治疗后血清IgG、IgA、IgM施烙组与红霉素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说明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红霉素有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保留了患者的免疫力。
表6 施烙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浓度(g/L) ( x ±s)
组别 IgG IgM IgA 补体C3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施烙组 14.43±0.44 15.85±0.62 1.25±0.36 1.73±0.19 1.70±0.16 1.96±0.18 1.06±0.32
0.99±0.23
红霉素组13.75±0.89 14.46±0.76 1.22±0.20 0.90±0.35 1.36±0.44 1.10±0.32 1.12±0.20 1.26±0.15
3.3.3 烙法烙治前后组织光镜观察 1)烙治前扁桃体组织光镜观察:扁桃体陷窝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
皮,其下见网状淋巴组织,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其间有白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陷窝内积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游离或破碎的白细胞等。2)烙治后即刻扁桃体组织光镜观察:上皮层破坏、
局部淋巴细胞坏死,核浓缩或溶解;细胞坏死,部分小血管破裂、出血,小血管内皮破坏,管腔为淡红色
物堵塞。3)烙后一个月扁桃体组织光镜观察: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分裂相多,腺腔较大。
3.3.4 扁桃体烙治后电镜观察 电镜下扁桃体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B淋巴细胞、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05·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浆细胞、网状细胞及大量胶原纤维包绕上述各种细胞。T淋巴细胞表面光滑,细胞核大,呈圆形,染色质
电子密度较深,细胞质较少,偶见线粒体。B淋巴细胞表面有较多微绒毛,细胞核大染色质适中,胞质较T
细胞多,清晰可见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浆细胞细胞核位于细胞一侧,胞质
较多,可见线粒体和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网状细胞细胞核大,染色质电子密度较低,胞
质内可见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
4 结论
4.1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不但可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还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4.2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有消除慢性炎症的效果。4.3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无痛机制符
合扁桃体神经分布规律
4.4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具有不出血、无疼痛,适用范围较广,疗效确切等特点,易于患者接
受,同时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因此值得基层卫生部门临床推广应用。
5 讨论
5.1 中医学对中医烙法的认识 中医烙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治咽中
肿垂物不得食方,先以竹筒内口中,热烙铁从竹中拄之,不过数度愈。”“肿垂物”即指肥大的扁桃体。其所
用烙具,名谓烧铁,其形状和加热方法均无具体记载,然在另一名著《千金要方》中载有“治酒醉牙齿湧
出方,烧铁钉令赤注血孔中止”,说明齿龈出血所用烙具为钉型,由以上可知中医烙法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的历史。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记载“凡喉闭不刺血,喉风不倒痰,喉痈不放脓,喉痹、乳蛾不针
烙,此皆非法”,说明五百多年前已明确的记述了应用针烙方法治疗乳蛾。清代乾隆年间名著《咽喉经验
秘传》中有烙法治疗乳蛾的记载:“年小者用大针,年大者用火针或刮去下烙。”说明其烙具为针型。同治
七年(1868年)金德鑑所著《焦氏喉科枕秘》中记载:“烙铁用纹银打茶匙样、用陈艾包烙铁,外以棉花
包住蘸桐油,灯上烧尽无烟,搁在灯上,取圈撑住口,令人扶住,捺定舌根,使人刮净烙铁看真患处,连
烙一烙即出,不可缓慢,恐伤犯帝丁。”说明所用烙具为匙形,名谓烙铁,与现代所使用烙具形状接近。
5.2 现代医学对慢性扁桃体炎的认识 扁桃体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位于上呼吸道的“咽喉要
道”,其基本功能为产生抗体,通常被认为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3]。咽部淋巴组织与鼻、鼻窦和
喉的淋巴网络密切相连,在生理功能上可视为一整体单位。在这一淋巴组织系统中,腭扁桃体的体积最大,
故通常以其生理功能作为代表。随着免疫学的发展,现代认为扁桃体是中枢免疫器官,扁桃体除了产生抗
体外,还具有捕获微生物信息,产生信使淋巴细胞的作用。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各淋巴器官,以动员全身
的防御功能[4]。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免疫系统失衡[5],扁桃体局部抵抗能力下降,
对侵入体内的致病菌不能有效清除。临床上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以往常常以手术摘除为主,目前仍有1/16000
的死亡率,而且其代价是患者失去了扁桃体这个调动全身防御功能的免疫器官,且手术禁忌症多,有些患
者不能耐受。综观近年的研究现状,对手术摘除扁桃体提出异议。
5.3 疗效机理分析 中医烙法治疗,烙具只烧烙扁桃体表面,不插入扁桃体内,因此,隐窝不能造成
粘连闭锁,烙后扁桃体白膜脱落后,隐窝开口清晰可见,经多次烧烙,扁桃体逐渐变小,隐窝变短,有利
于隐窝内容物的排出。扁桃体变小,改善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各种机械症状,隐窝变短,可减轻慢性扁桃体
炎的发作次数,乃至消除所有症状,得以治愈。王智楠[6]等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组织进行免疫组
化研究,结果表明扁桃体隐窝上皮明显角化占90.9%,慢性炎性病变使扁桃体上皮发生进行性破坏,扁桃
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因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免疫保护作用,而细菌、病毒等物质却可顺利通过化生性
上皮,向上皮下淋巴组织侵犯。反复的扁桃体炎症导致隐窝壁普遍增厚,抗生素等药物不易进入隐窝,造
成长期的慢性炎症或周围炎,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明显优于红霉
素,分析结果与上述原因有关。
5.4 中医烙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烙治后血清IgG、IgA、IgM浓度较烙治前明显升高,且接近
正常人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以改变扁桃体局部组织形态,使坏死的组织、坏死的
病原体作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合成免疫球蛋白增加,同时“热”作用于生物组织,其作用可
产生一些生物效应物质,可促进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形成。检测结果说明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在
短期内改善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补体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的成分,有助于抗原与抗体形成细胞密
切接触,在体液免疫反应的诱导中起一定作用。补体C3缺乏意味着机体抗感染调理作用削弱,可产生严重
的化脓性感染。施烙组治疗前后补体C3浓度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10 6·
临 床 研 究
Clinical research
5.5 中医烙法对扁桃体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烙治后,电镜下观察扁桃体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以
T淋巴细胞为主。T淋巴细胞表面光滑,细胞核大,呈圆形,染色质电子密度较深,细胞质较少,偶见线粒
体。慢性扁桃体炎烙治前、后,扁桃体组织内均以T淋巴细胞为主,说明烙法对扁桃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无
影响。烙治后电镜下见B淋巴细胞表面有较多微绒毛,细胞核大染色质适中,胞质较T细胞多,清晰可见线
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浆细胞细胞核位于细胞一侧,胞质较多,可见线粒体和
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网状细胞细胞核大,染色质电子密度较低,胞质内可见线粒体,高
尔基复合体。说明烙治后扁桃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仍然存在,仍然可以发挥免疫功能,这与这与免疫功能检
查结果呈一致性。
5.6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无痛机制的分析 经郭少武研究证实[7],扁桃体组织内神经较为稀少,
均分布在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和小梁内,淋巴滤泡内未见到神经。支配扁桃体的神经达被膜后,部分沿被
膜周边移行,移行过程中,分出许多纤细的神经终末,部分穿过被膜沿小梁向扁桃体游离面粘膜方向伸延,
并随小梁而分支,逐渐细小。扁桃体神经以被膜分布最多,随着神经纤维向扁桃体游离面走行,其分布数
量逐渐减少,大部分终止在扁桃体中间部,粘膜及附近组织的神经纤维极稀少,多为终末。临床上应用中
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过程中,施烙部位在扁桃体游离区内时,患者没有疼痛感觉,当烙至扁桃体中间
区域时,部分患者感觉轻微疼痛外,大多数患者仍无疼痛,随着烧烙组织层次的加深,痛感渐趋明显,烧
烙附着区时,患者感觉疼痛较为显著,但大多为向耳部放射痛。临床上表现的这种现象与本研究所提的扁
桃体神经分布规律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主编.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65.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 第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21.
[3] Paulussed C,Claes J,Claes G,et al.Adenoids and tonsils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and immun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urgery [J].Acta Otorhinolaryngol
Belg.2000,54(3):403.
[4] 姜泗长,严承先. 现代耳鼻咽喉科学.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505-506.
[5] 黄宇勇,徐浩文.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3,13(6):252.
[6] 王智楠,徐忠强,王淑芬等. 慢性扁桃体炎患儿扁桃体抗隐窝上皮角蛋白的免疫组化观察,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3:122-123.
[7]郭少武. 腭扁桃体的神经分布.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4,29(4):254.

http://dabaoguoyi.5luntan.com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