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吴欣莉 高菁 李彤 胡妍娟 刘丽丽 董玲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摘要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消费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群,其病
情反复,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但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性尚
未引起社会、政府及公众的足够认识,其知晓率甚低。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对肾及肾的功能详细论述。
中医对“肾”的理解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西医学认为肾脏主
要排泄功能,直至本世纪才认识到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西医界近年来对肾脏内分泌物质的发现,使人
们对古人所讲的“肾功能”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肾脏内分泌功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肾脏内分泌物质
Abstrac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CKD ) is a group of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high incidence, high
disability rate, high rate of consumption, the high mortality of this disease group, its condition repeatedly, giv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even the state brought tremendous mental and economic burden. But it is to the
human society caused serious harm has not caused the society,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know enough, the
awareness rate is very low. As early as in" Nei Jing" in already on kidney and renal function in detai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kidney" of understanding include modern medicine 's reproductive system, the endocrine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Western medicine kidney main excretory function, till this century
to realize the kidney also has endocrine function. Western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on renal endocrine substances
found, so that the people of the ancients said" renal" and modern medicine said" on renal endocrine function"
relations ha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Key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nal endocrine substance
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增长,现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
之后又一个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
肾移植)正以每年约11.0%以上的速率增长着[1]。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亦可不
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不可逆转的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危及生命。
肾本质的研究:西医所讲的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
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
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早期西医治疗肾脏疾病其着眼点在肾
脏本身,只认识到肾脏的排泄作用;在逐渐的摸索中,现代医学发现慢性肾脏病中后期,随着肾脏的衰竭,
贫血、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难治性高血压等并发症随之而来,对其并发症的治
疗—即纠正贫血、营养失衡及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控制血压等,可以有效的延缓肾脏病变
的进展。进一步研究证明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
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2]。由此他们发现一个重要问
题—肾脏病的治疗不是肾本脏的治疗而是内分泌功能的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是难治性而中医治疗有效的疾病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肾及其功能作了详细的
解释,《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指出肾脏主水的功能;《素问•北方生阴阳应象大论》曰“肾
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论述指出了肾精与骨、
髓的关系:肾精能够生髓,而髓能养骨。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中医对肾本质的理解可概括为狭义的肾及
广义的肾,狭义的肾即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广义的肾即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
育与生殖”等功能,这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在《黄帝内经》
的指导下,中医治疗肾脏疾病“效如桴鼓”,有其独特的优势。
对肾脏内分泌功能的认识是近年肾脏病研究中的一大重要进展。西医学认为肾脏主要产生五种内分泌
素—肾素,前列腺素、肾红细胞生成因子与活性维生素D3、激肽。
肾素是第一个被认识的肾脏激素,它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分子量约4 万,由肾小球旁器所分泌。肾素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 2•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本身并无加压活性,由肾脏分泌释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血浆中的肾素底物—血管紧张素原(一种由肝脏
产生的α2 球蛋白)变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换酶作用而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Ⅰ的活性不大,
活性最大的是血管紧张素Ⅱ,它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有:1)收缩小动脉引起血压升高。2)促进醛固酮
分泌。由于肾外因素, 如有效血容量,肾内因素,如肾远曲小管中钠浓度,肾血管因素,如肾动脉狭窄、
肾实质的损害以及肾交感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致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
前列腺素(PG)对多种生理过程和组织器官均有作用, 它几乎存在于人体的一切组织,由肾髓质乳头部
位的间质细胞分泌。肾脏PG 的主要作用有:(1)对肾功能的影响。PGE2 和PGA2 可引起局部血管舒张, 增
加肾血流量,并促进水、钠及钾的排出。(2)对血循环和血压的影响。PGE2 和PGA2 可引起除鼻粘膜和黄体
血管之外的所有血管床血流量增多,显著地降低血压。
促红细胞生成素:肾脏髓质皮质均可产生,是一种能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体液性激素。它能使骨髓制造红
细胞的速度加快,参与正常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干细胞分化成原红细胞,分泌不足时则
使骨髓红细胞生成障碍。但肾组织内的促红素,是与一种可抑制促红素活性的脂类结合成复合物的无活性
型,它分泌至血循环之后, 在一种血浆蛋白因子的作用下,复合物离解,才释出有活性的促红素。
活化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但维生素D 的生理活性很低, 在体内需先转化为活性较
高的维生素D 才能发挥更大的生理功能。它在体内活化的途径为摄入或自身产生的维生素D,先在循环中
与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特殊载体蛋白一维生素D 结合球蛋白结合,运送至肝、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25 羟化
酶系作用, 变成25 羟维生素D3,再和血浆中一种α2 球蛋白结合,运送至肾,经肾内1-羟化酶系作用, 羟
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当肾实质受到大量破坏其产生不足时则肠钙吸收减少,血钙浓度降低,甲状旁
腺机能代偿亢进,促使骨质溶解以致骨质普遍脱钙,而形成所谓肾性骨病。
激肽是一些小分子链状多肽,正常血浆中含量不到3ug/mL,但对保持血流畅通及血压不致过高有重
要作用。肾激肽可引起小动脉扩张及增加肾血流量,促进水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随着现代科学对肾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除肾主水与西医肾脏的排泌功能相似以外,其
他功能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似乎更为相似。那么,肾本质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
呢?
“肾”与“肾脏内分泌物质”的认识及相关性: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开始运用现代医学技
术对中医肾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沈自尹等从“异病同治”人手,得到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皮质轴功能紊乱的结论[3]。开创了肾阳虚证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此拉开了对“肾”
与“肾脏内分泌物质”的关系研究的序幕。
1 关于肾藏精与肾脏的内分泌物质的关系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藏精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如《素
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另外《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也说:“肾
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对于肾所藏之“精”,中医基础理论上指出其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
之精"两部分。所谓"先天之精",即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所谓"后天之精",即指脏腑之精,是饮食水谷
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其通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则输注到肾脏,成为肾精的一部分。
易青提出“肾主精”理论包括肾具有生殖功能及具有贮藏调节诸脉脏腑精气即生精的作用两方面[4]。李
瀚渂认为“肾藏精”是指肾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或再生修复的精微物质;肾所藏之精主要包括生殖之
精、脑髓之精、骨髓之精、脏腑之精、生克之精,“补肾生精”防治相关病证可通过影响干细胞的功能而调
控脏腑组织的生长发育或再生修复[5]。李奕祺认为肾藏精是肾为机体应变调节中枢的机理[6]。范氏以分子
生物学研究方法为研究思路,认为肾藏精的功能与作用,涉及了从遗传信息到整体功能实现中的分子一细
胞一器官一整体多个层面[7]。张进等通过对干细胞的特性及中医理论中的精学说比较分析后,认为肾藏精
的现代实质在于局部微环境依赖的干细胞自我调控系统,受以性激素系统为中心的全身神经内分泌系统调
控[8]。
对于“肾藏精”的认识,众多医家多是从中西医不同的角度定义。吕仁和教授等[9]认为中医学之“肾精”
较合古意者是肾脏中的内分泌物质,其机理为:1)肾素存在于肾球旁器的颗粒细胞内,主要通过作用于
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产生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转换酶作用下,成为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再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醛固酮,从而调节水盐代谢和血压,由肾素组成的肾素—血管
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组成人体的升压系统,维持着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生命活动,这与肾阳的推动、
兴奋作用相似;2)激肽,是血液中的α-球蛋白经专一的蛋白酶作用后释放的一类活性多肽;目前研究认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3•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为,当激肽由肾皮质近曲小管分泌出来后,作用于肾髓质乳头部的间质细胞,引起肾内前列腺素的释放,
前列腺素可以调节肾血流量分配,促进水钠的排出,并使周围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激肽的降压作用是对
肾素升压作用的一种拮抗,恰好起了类似肾阴抑制肾阳的作用;3)决定红细胞生成素合成的促红素酶,
主要存在于肾小球旁器颗粒细胞内;贫血患者会出现面白、怕冷、嗜眠、乏力、疲倦、头晕、眼花、耳鸣
等虚证;4)合成1,25—二羟胆钙化醇的1—羟化酶存在于肾,若缺乏会导致肾性骨病,这与“肾主骨”理论
相一致。这些微量物质皆为在人体起决定作用的精华物质。我们用下面的图示能更好的理解这些观点(见
图1)。我们可以从以上这些看出中医的“肾主藏精”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有相关性。
图1
2 肾藏元阴元阳和肾与血压的关系
从阴阳属性来分,精属有形,为阴;气属无形,为阳。所以亦称肾精为肾阴,称肾气为肾阳,又称“元
阴”和“元阳”。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本源,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润、濡养作用。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
本,它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肾之阴阳是人体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阳和肾阴的关
系,历代医学家有许多解释,但基本上都遵循着“对立统一”这一基本法则,即肾阳是人体动力的源泉,有
肾阳才能使各系统脏器组织进行正常活动,没有肾阳,各系统脏器即停止活动;而肾阴则是肾阳的调节者,
或抑制者,两者协调,则可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吕仁和教授等认为“肾素”似乎起着肾阳的一部分作用,而“激肽释放酶”、“前列腺素 A2、前列腺素E2”
似乎起着肾阴的一部分作用,或说起着一少部分作用;而且他认为中医的肾阳,决非单指高血压,但就治
疗高血压而言,中医根据辨证施治法则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清热泻火、甚至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等方
法治疗,因其起到了调和阴阳的作用而取到一定效果[9]。
纪民育的观点也有类似之处,他认为:肾脏的内分泌物质中,“肾素”与“前列腺素”参与了“肾阴”、“肾
阳”的构成;它们对血压一升一降,对立统一,保持了动态均势,从而使血压维持常态;当然从已提出的
近代医学关于“肾阴”、“肾阳”的构成还不只限于此,血压的升降变化也绝不是仅因于此,他认为肾素、前
列腺素的测定是可以做为“肾阴”“肾阳”的客观指标的,从临床上也可以把他们做为辨证施治的依据[10]。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体内最强的舒血管多肽,与血管紧张素Ⅱ(AⅡ)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血压的平衡。辛效毅等应用放免方法检测132 例辨证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型
的患者及48 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AⅡ、CGRP 水平,研究AⅡ、CGRP 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结果:1)血浆AⅡ水平在肝阳上亢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阴虚阳亢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余两组
以低或正常水平为主;2)血浆CGRP 水平在肝肾阳虚、阴阳两虚组及挟痰瘀、挟风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
照组;他认为对AⅡ、CGRP 水平的测定,有希望成为高血压阴阳失衡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11]。
唐兴荣等收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2018 人,对其中符合“肝阳上亢”型和“脾
肾阳虚”型两个证型特征的患者,进行统计,并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Ⅱ系统等
指标,结论为在2018 例入组病例中“脾肾阳虚”型共有142 人,占7.0%;与正常人组比较,“脾肾阳虚”型肾
素、血浆心钠素均小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侯丕华等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32 例具有肾脏病理活检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学
相关性
内分泌功能
肾
激
促
肾
肾
肾生骨髓,髓生
肝
活化维生
素D
肾
肾藏精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 4•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在132 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最多,脾肾两虚、肾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证是肾性高血压病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13]。
在治疗中,刘自兵等观察滋阴潜阳法对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神经免疫调节,其
结论为滋阴潜阳法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提高神经降压素的含量[14]。尚明月等研究发
现地黄降压汤可明显降低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其作用接
近于西药对照组[15]。李景新等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得
出结论为沙苑子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关[16]。可
见,运用滋阴法可以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有效抑制肾性高血压且改善相应症状。
各位医家通过不同的理论及实验验证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降钙素等肾脏内分泌物质与血
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同病因病机导致的血压升高,其内分泌物质分泌的高低不同,其相互关系可能为
阳虚时表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降低,阴虚时其水平升高。
3 肾主骨—肾与骨的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六节藏象论》
说肾“其充在骨”,《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
能,实际上是肾之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
髓藏于骨腔之中,髓养骨,促其生长发育。因此,肾-精-髓-骨组成一个系统,对骨的生长发育和维持骨的
成分及结构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骨代谢的内环境。肾气足,则骨质健壮结实,肾气虚,则会导致骨
质的退行性变化。
黄铎香认为肾主骨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狭义的肾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l-α
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
能的概括[17]。
吕仁和教授等[9]认为肾脏分泌的l-α 羟化酶与骨的代谢有重要关系。维生素D 能促进小肠对钙离子的
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抗佝偻病,但是必须经过肝肾转变成更活化的25-(OH)-VD3 及1,25-二羟胆钙化醇
(1,25-(OH)2-VD3)后才能较大的发挥作用。1α-羟化酶只有在肾脏中存在,这可能就是“肾藏骨髓之气”的物
质基础或是一部分。
王彤等选择甲状腺轴作为“肾主骨”研究的切入点,指出“肾主骨”的生理功能存在一个季节性变化态势,
且冬季这一功能加强;在生理条件下,冬夏季节的变化对人体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各水平激素均有显
著的影响,除T4 外,T3、TSH、TRH 的在冬季的分泌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冬夏
季节的变化骨对形成指标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骨型碱性磷酸酶在冬季的分泌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两
者间差异非常显著[18]。
陈云志等提出中医肾藏精与维生素D 相关的肾主骨-生髓-生殖-其华在发-维生素D 一体论,为中医肾
本质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其认为维生素D 可经肝细胞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25-(OH)-D3,再经肾小管细胞
内羟化酶作用,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调节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 还可作用于维生素D
受体能CYP19 调节基因(雌激素生物合成的表达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雌激素的生物合成,对“肾”和“骨”、
“生殖”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维生素D 对骨的形成及代谢和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中医肾精的生理
功能具有相似[19]。
丁桂芝等人在对正常人骨矿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发现,人从儿童成年,骨矿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
女性50 岁、男性64 岁以后,骨中矿物质含量迅速丢失;《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盛,发长
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肾与骨代谢的关系与肾精盛衰以及肾主骨的关
系十分吻合[20]。
黄宏兴等对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246 例患者,收集相关中医四诊资料,采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聚
类分析,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4 型分散性最好,其中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
为最多,分别占34.7% 和30.1%,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以肾虚表现为主[21]。
实验验证方面,曾建春等通过对补肾中药(巴戟天、杜仲、补骨脂、肉苁蓉、淫羊藿)诱导骨髓间充质
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的研究,得出结论为:以“肾主骨、生髓”理论指导,补肾中药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向成骨细胞分化[22]。朱飞鹏等发现补肾中药可以增强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作用从而减少放射性骨质疏松
大鼠损伤作用[23]。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5•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临床治疗的反证方面,宋红梅采用补肾益精法治疗骨质疏松84 例认为能明显下降肾虚病候积分和腰
痛积分,前臂骨矿含量、骨密度均升高,提示补肾中药能有效延长骨质丧失并改善症状[24]。白丽娜等[25]
用固本益肾汤(熟地黄、当归、龟胶、鹿角胶、山萸肉、菟丝子、淮山药、川杜仲、制大黄等)治疗肾性骨
病患者25 例,与骨化三醇组25 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血磷、降血PTH、升高血钙,并且改善肾功;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80%、72% (P<0.05)。
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方法从宏观、微观水平不同层次使得“肾主骨”这个真理得到了
很好的解读。
4 髓生肝(血)—肾与血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论》中说:“水生碱、碱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
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血气乃行”;清•杨凤庭《弄丸心法》云:“血之源头在乎肾”;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诸候•虚劳精血出候》云:“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明•王肯堂《证治准
绳》曰:“心肾者,气血之母也。”可知精能化血,血气之成始于肾精,肾中所藏之精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
础之一。肾精、肾水是血液生成过程中“变化而赤”的物质基础,而肾阳是其根本动力,肾中精微物质只有
经过肾阳的蒸腾气化才能变化为赤色的血液。因此化生血液的本原和原动力在于肾。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在肾与血的关系上,吕仁和教授等[9]认为:肾脏内分泌研究证明,肾脏球旁体上
皮样细胞内,产生“促红素酶(REF)”,它可使肝脏中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P—ESF)”转变为“促红细胞
生成素(ESF)”,还证明90%的促红素酶来源于肾脏。另外还分泌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EIF),有对抗ESF
的作用。ESF 主要作用于骨髓干细胞,该细胞胚胎期在亚黄囊,出生后转移到脾脏,成长中渐转移到骨髓
中,促进造血组织与DNA 和RNA 合成有关酶,从而加快了DNA 的合成,于是加速了原始红细胞的分化
和成熟,并能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
从中我们除了看出肾与血的关系外,还可以看出红细胞的生成或否受肾中的阴阳物质所主宰,其中促
红素酶类似阳,这个阴似乎为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它们的存在也说明肾中有阴有阳,肾阴、肾阳互根互用,
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消长平衡。
张亚琴认为:EPO 是由肾皮质管周细胞合成的激素,其作用为:1)促进红系前体细胞分化;2)促进
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并向前体细胞分化;3)加速网织红细胞的释放,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的活性;任
何原因导致EPO 减少或作用减弱,均可使红细胞合成减少;肾脏合成的EPO 是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关键因
素;这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正好吻合;那么肾脏合成的EPO 可认为是“肾主骨生髓”理论的依据[26]。
国内数家重点医疗单位验证了补肾生血药对放化疗肿瘤、血液病的肾虚贫血证等有明显的疗效, 特别
是对β—地中海贫血及早期造血障碍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3个月后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
与血红蛋白提高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停药后3个月后复查, 其血红蛋白仍能维持较高水平[27]。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肾主藏精”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有相关性,但确切的机理仍难以
说清。随之一系列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肾虚证与西医肾脏的物质基础是否存在相关性?肾素或前列腺素
等内分泌物质变化时中医的肾虚证是否也相应的改变呢?运用中医的温肾阳或滋肾阴的方法,肾素或前列
腺素等内分泌物质是否相应改善?对于肾的物质基础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期。有待我们继续进一步深入研
究,以之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加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辨证及治疗,减少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病率,减轻患
者痛苦及国家负担。
参考文献
[1] 付平,胡章学,加强CKD 的早期筛查寻求CKD 治疗的新方法[J].西部医学2008,20(2).
[2] 叶任高,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沈自尹,肾的研究续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32-239.
[4] 易青,“肾主精”理论探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3):16.
[5] 李瀚渂,“肾藏精”的科学内涵[J].中医杂志,2009,50(12):1061-1064.
[6] 李奕祺,论肾藏精起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4(2):53.
[7] 范源,陈黎明,从肾藏精探讨精的作用及研究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7(7):3.
[8] 张进,徐志伟,丁富平,“肾藏精”的现代实质新理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550-552.
[9] 吕仁和,高菁,李靖,肾与肾脏内分泌[J].中医药学报,2002,2:25-28.
[10] 纪民育,肾脏内分泌功能与中医“肾”的联系[J].河北中医,1982,1:26-27.
[11] 辛效毅,张绚邦,周铭心,血浆AⅡ、CGRP 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1):49-50.
[12] 唐兴荣,邬黎平,东省江门市脾肾阳虚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8,26(:1724-1727.
[13] 侯丕华,载祥,李春岩,方静,132 例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及与肾脏病理损害等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31-34.
[14] 刘自兵,张新芳,廖圣宝,滋阴潜阳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免疫调节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32-34.
[15] 尚明月,地黄降压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Ⅱ、醛固酮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07,1:1.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 6•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16] 李景新,薛冰,陈连璧,沙苑子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2,16(5): 336-338.
[17] 黄铎香,“肾主骨”初探[J].新中医,1980,(4):484.
[18] 王彤等,冬夏季节对血液骨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增):33-34,38.
[19] 陈云志,秦忠,王瑶瑶,郭军,马卫东.试论维生素D 为“肾藏精"理论的物质基础[A] .环球中医药,2010,3(6):447-8.
[20] 丁桂芝,从骨矿含量变化规律看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J].湖北中医杂志,1991,13 ( 2):27-29.
[21] 黄宏兴,柴生,黄红,等,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 (3):180-183.
[22] 曾建春,樊粤光,刘建仁,曾意荣,李显彭,“肾主骨、生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A].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2):1-3.
[23] 朱飞鹏,王洪复,高林峰,补肾中药对肾脏1a 羟化酶作用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37( 12) : 42- 4.
[24] 宋红梅,补肾益精法治疗骨质疏松84 例[J].陕西中医药,2003,24(12)1075-7.
[25] 白丽娜,李月红,固本益肾汤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2):20-21.
[26] 张亚琴,“肾主骨生髓”与肾脏的内分泌功能[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2):11-12.
[27] 吴忠垒,姜葆华,李承军等,肾生髓理论现代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10) :626-62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摘要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消费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群,其病
情反复,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但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性尚
未引起社会、政府及公众的足够认识,其知晓率甚低。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对肾及肾的功能详细论述。
中医对“肾”的理解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西医学认为肾脏主
要排泄功能,直至本世纪才认识到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西医界近年来对肾脏内分泌物质的发现,使人
们对古人所讲的“肾功能”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肾脏内分泌功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肾脏内分泌物质
Abstrac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CKD ) is a group of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high incidence, high
disability rate, high rate of consumption, the high mortality of this disease group, its condition repeatedly, giv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even the state brought tremendous mental and economic burden. But it is to the
human society caused serious harm has not caused the society,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know enough, the
awareness rate is very low. As early as in" Nei Jing" in already on kidney and renal function in detai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kidney" of understanding include modern medicine 's reproductive system, the endocrine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Western medicine kidney main excretory function, till this century
to realize the kidney also has endocrine function. Western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on renal endocrine substances
found, so that the people of the ancients said" renal" and modern medicine said" on renal endocrine function"
relations ha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Key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nal endocrine substance
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增长,现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
之后又一个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
肾移植)正以每年约11.0%以上的速率增长着[1]。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亦可不
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不可逆转的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危及生命。
肾本质的研究:西医所讲的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
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
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早期西医治疗肾脏疾病其着眼点在肾
脏本身,只认识到肾脏的排泄作用;在逐渐的摸索中,现代医学发现慢性肾脏病中后期,随着肾脏的衰竭,
贫血、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难治性高血压等并发症随之而来,对其并发症的治
疗—即纠正贫血、营养失衡及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控制血压等,可以有效的延缓肾脏病变
的进展。进一步研究证明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
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2]。由此他们发现一个重要问
题—肾脏病的治疗不是肾本脏的治疗而是内分泌功能的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是难治性而中医治疗有效的疾病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肾及其功能作了详细的
解释,《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指出肾脏主水的功能;《素问•北方生阴阳应象大论》曰“肾
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论述指出了肾精与骨、
髓的关系:肾精能够生髓,而髓能养骨。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中医对肾本质的理解可概括为狭义的肾及
广义的肾,狭义的肾即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广义的肾即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
育与生殖”等功能,这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在《黄帝内经》
的指导下,中医治疗肾脏疾病“效如桴鼓”,有其独特的优势。
对肾脏内分泌功能的认识是近年肾脏病研究中的一大重要进展。西医学认为肾脏主要产生五种内分泌
素—肾素,前列腺素、肾红细胞生成因子与活性维生素D3、激肽。
肾素是第一个被认识的肾脏激素,它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分子量约4 万,由肾小球旁器所分泌。肾素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 2•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本身并无加压活性,由肾脏分泌释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血浆中的肾素底物—血管紧张素原(一种由肝脏
产生的α2 球蛋白)变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换酶作用而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Ⅰ的活性不大,
活性最大的是血管紧张素Ⅱ,它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有:1)收缩小动脉引起血压升高。2)促进醛固酮
分泌。由于肾外因素, 如有效血容量,肾内因素,如肾远曲小管中钠浓度,肾血管因素,如肾动脉狭窄、
肾实质的损害以及肾交感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致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
前列腺素(PG)对多种生理过程和组织器官均有作用, 它几乎存在于人体的一切组织,由肾髓质乳头部
位的间质细胞分泌。肾脏PG 的主要作用有:(1)对肾功能的影响。PGE2 和PGA2 可引起局部血管舒张, 增
加肾血流量,并促进水、钠及钾的排出。(2)对血循环和血压的影响。PGE2 和PGA2 可引起除鼻粘膜和黄体
血管之外的所有血管床血流量增多,显著地降低血压。
促红细胞生成素:肾脏髓质皮质均可产生,是一种能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体液性激素。它能使骨髓制造红
细胞的速度加快,参与正常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干细胞分化成原红细胞,分泌不足时则
使骨髓红细胞生成障碍。但肾组织内的促红素,是与一种可抑制促红素活性的脂类结合成复合物的无活性
型,它分泌至血循环之后, 在一种血浆蛋白因子的作用下,复合物离解,才释出有活性的促红素。
活化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但维生素D 的生理活性很低, 在体内需先转化为活性较
高的维生素D 才能发挥更大的生理功能。它在体内活化的途径为摄入或自身产生的维生素D,先在循环中
与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特殊载体蛋白一维生素D 结合球蛋白结合,运送至肝、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25 羟化
酶系作用, 变成25 羟维生素D3,再和血浆中一种α2 球蛋白结合,运送至肾,经肾内1-羟化酶系作用, 羟
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当肾实质受到大量破坏其产生不足时则肠钙吸收减少,血钙浓度降低,甲状旁
腺机能代偿亢进,促使骨质溶解以致骨质普遍脱钙,而形成所谓肾性骨病。
激肽是一些小分子链状多肽,正常血浆中含量不到3ug/mL,但对保持血流畅通及血压不致过高有重
要作用。肾激肽可引起小动脉扩张及增加肾血流量,促进水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随着现代科学对肾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除肾主水与西医肾脏的排泌功能相似以外,其
他功能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似乎更为相似。那么,肾本质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
呢?
“肾”与“肾脏内分泌物质”的认识及相关性: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开始运用现代医学技
术对中医肾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沈自尹等从“异病同治”人手,得到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皮质轴功能紊乱的结论[3]。开创了肾阳虚证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此拉开了对“肾”
与“肾脏内分泌物质”的关系研究的序幕。
1 关于肾藏精与肾脏的内分泌物质的关系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藏精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如《素
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另外《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也说:“肾
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对于肾所藏之“精”,中医基础理论上指出其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
之精"两部分。所谓"先天之精",即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所谓"后天之精",即指脏腑之精,是饮食水谷
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其通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则输注到肾脏,成为肾精的一部分。
易青提出“肾主精”理论包括肾具有生殖功能及具有贮藏调节诸脉脏腑精气即生精的作用两方面[4]。李
瀚渂认为“肾藏精”是指肾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或再生修复的精微物质;肾所藏之精主要包括生殖之
精、脑髓之精、骨髓之精、脏腑之精、生克之精,“补肾生精”防治相关病证可通过影响干细胞的功能而调
控脏腑组织的生长发育或再生修复[5]。李奕祺认为肾藏精是肾为机体应变调节中枢的机理[6]。范氏以分子
生物学研究方法为研究思路,认为肾藏精的功能与作用,涉及了从遗传信息到整体功能实现中的分子一细
胞一器官一整体多个层面[7]。张进等通过对干细胞的特性及中医理论中的精学说比较分析后,认为肾藏精
的现代实质在于局部微环境依赖的干细胞自我调控系统,受以性激素系统为中心的全身神经内分泌系统调
控[8]。
对于“肾藏精”的认识,众多医家多是从中西医不同的角度定义。吕仁和教授等[9]认为中医学之“肾精”
较合古意者是肾脏中的内分泌物质,其机理为:1)肾素存在于肾球旁器的颗粒细胞内,主要通过作用于
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产生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转换酶作用下,成为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再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醛固酮,从而调节水盐代谢和血压,由肾素组成的肾素—血管
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组成人体的升压系统,维持着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生命活动,这与肾阳的推动、
兴奋作用相似;2)激肽,是血液中的α-球蛋白经专一的蛋白酶作用后释放的一类活性多肽;目前研究认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3•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为,当激肽由肾皮质近曲小管分泌出来后,作用于肾髓质乳头部的间质细胞,引起肾内前列腺素的释放,
前列腺素可以调节肾血流量分配,促进水钠的排出,并使周围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激肽的降压作用是对
肾素升压作用的一种拮抗,恰好起了类似肾阴抑制肾阳的作用;3)决定红细胞生成素合成的促红素酶,
主要存在于肾小球旁器颗粒细胞内;贫血患者会出现面白、怕冷、嗜眠、乏力、疲倦、头晕、眼花、耳鸣
等虚证;4)合成1,25—二羟胆钙化醇的1—羟化酶存在于肾,若缺乏会导致肾性骨病,这与“肾主骨”理论
相一致。这些微量物质皆为在人体起决定作用的精华物质。我们用下面的图示能更好的理解这些观点(见
图1)。我们可以从以上这些看出中医的“肾主藏精”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有相关性。
图1
2 肾藏元阴元阳和肾与血压的关系
从阴阳属性来分,精属有形,为阴;气属无形,为阳。所以亦称肾精为肾阴,称肾气为肾阳,又称“元
阴”和“元阳”。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本源,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润、濡养作用。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
本,它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肾之阴阳是人体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阳和肾阴的关
系,历代医学家有许多解释,但基本上都遵循着“对立统一”这一基本法则,即肾阳是人体动力的源泉,有
肾阳才能使各系统脏器组织进行正常活动,没有肾阳,各系统脏器即停止活动;而肾阴则是肾阳的调节者,
或抑制者,两者协调,则可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吕仁和教授等认为“肾素”似乎起着肾阳的一部分作用,而“激肽释放酶”、“前列腺素 A2、前列腺素E2”
似乎起着肾阴的一部分作用,或说起着一少部分作用;而且他认为中医的肾阳,决非单指高血压,但就治
疗高血压而言,中医根据辨证施治法则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清热泻火、甚至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等方
法治疗,因其起到了调和阴阳的作用而取到一定效果[9]。
纪民育的观点也有类似之处,他认为:肾脏的内分泌物质中,“肾素”与“前列腺素”参与了“肾阴”、“肾
阳”的构成;它们对血压一升一降,对立统一,保持了动态均势,从而使血压维持常态;当然从已提出的
近代医学关于“肾阴”、“肾阳”的构成还不只限于此,血压的升降变化也绝不是仅因于此,他认为肾素、前
列腺素的测定是可以做为“肾阴”“肾阳”的客观指标的,从临床上也可以把他们做为辨证施治的依据[10]。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体内最强的舒血管多肽,与血管紧张素Ⅱ(AⅡ)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血压的平衡。辛效毅等应用放免方法检测132 例辨证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型
的患者及48 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AⅡ、CGRP 水平,研究AⅡ、CGRP 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结果:1)血浆AⅡ水平在肝阳上亢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阴虚阳亢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余两组
以低或正常水平为主;2)血浆CGRP 水平在肝肾阳虚、阴阳两虚组及挟痰瘀、挟风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
照组;他认为对AⅡ、CGRP 水平的测定,有希望成为高血压阴阳失衡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11]。
唐兴荣等收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2018 人,对其中符合“肝阳上亢”型和“脾
肾阳虚”型两个证型特征的患者,进行统计,并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Ⅱ系统等
指标,结论为在2018 例入组病例中“脾肾阳虚”型共有142 人,占7.0%;与正常人组比较,“脾肾阳虚”型肾
素、血浆心钠素均小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侯丕华等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32 例具有肾脏病理活检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学
相关性
内分泌功能
肾
激
促
肾
肾
肾生骨髓,髓生
肝
活化维生
素D
肾
肾藏精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 4•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在132 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最多,脾肾两虚、肾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证是肾性高血压病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13]。
在治疗中,刘自兵等观察滋阴潜阳法对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神经免疫调节,其
结论为滋阴潜阳法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提高神经降压素的含量[14]。尚明月等研究发
现地黄降压汤可明显降低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其作用接
近于西药对照组[15]。李景新等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得
出结论为沙苑子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关[16]。可
见,运用滋阴法可以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有效抑制肾性高血压且改善相应症状。
各位医家通过不同的理论及实验验证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降钙素等肾脏内分泌物质与血
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同病因病机导致的血压升高,其内分泌物质分泌的高低不同,其相互关系可能为
阳虚时表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降低,阴虚时其水平升高。
3 肾主骨—肾与骨的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六节藏象论》
说肾“其充在骨”,《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
能,实际上是肾之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
髓藏于骨腔之中,髓养骨,促其生长发育。因此,肾-精-髓-骨组成一个系统,对骨的生长发育和维持骨的
成分及结构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骨代谢的内环境。肾气足,则骨质健壮结实,肾气虚,则会导致骨
质的退行性变化。
黄铎香认为肾主骨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狭义的肾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l-α
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
能的概括[17]。
吕仁和教授等[9]认为肾脏分泌的l-α 羟化酶与骨的代谢有重要关系。维生素D 能促进小肠对钙离子的
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抗佝偻病,但是必须经过肝肾转变成更活化的25-(OH)-VD3 及1,25-二羟胆钙化醇
(1,25-(OH)2-VD3)后才能较大的发挥作用。1α-羟化酶只有在肾脏中存在,这可能就是“肾藏骨髓之气”的物
质基础或是一部分。
王彤等选择甲状腺轴作为“肾主骨”研究的切入点,指出“肾主骨”的生理功能存在一个季节性变化态势,
且冬季这一功能加强;在生理条件下,冬夏季节的变化对人体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各水平激素均有显
著的影响,除T4 外,T3、TSH、TRH 的在冬季的分泌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冬夏
季节的变化骨对形成指标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骨型碱性磷酸酶在冬季的分泌量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两
者间差异非常显著[18]。
陈云志等提出中医肾藏精与维生素D 相关的肾主骨-生髓-生殖-其华在发-维生素D 一体论,为中医肾
本质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其认为维生素D 可经肝细胞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25-(OH)-D3,再经肾小管细胞
内羟化酶作用,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调节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 还可作用于维生素D
受体能CYP19 调节基因(雌激素生物合成的表达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雌激素的生物合成,对“肾”和“骨”、
“生殖”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维生素D 对骨的形成及代谢和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中医肾精的生理
功能具有相似[19]。
丁桂芝等人在对正常人骨矿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发现,人从儿童成年,骨矿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
女性50 岁、男性64 岁以后,骨中矿物质含量迅速丢失;《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盛,发长
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肾与骨代谢的关系与肾精盛衰以及肾主骨的关
系十分吻合[20]。
黄宏兴等对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246 例患者,收集相关中医四诊资料,采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聚
类分析,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4 型分散性最好,其中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
为最多,分别占34.7% 和30.1%,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以肾虚表现为主[21]。
实验验证方面,曾建春等通过对补肾中药(巴戟天、杜仲、补骨脂、肉苁蓉、淫羊藿)诱导骨髓间充质
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的研究,得出结论为:以“肾主骨、生髓”理论指导,补肾中药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向成骨细胞分化[22]。朱飞鹏等发现补肾中药可以增强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作用从而减少放射性骨质疏松
大鼠损伤作用[23]。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5•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临床治疗的反证方面,宋红梅采用补肾益精法治疗骨质疏松84 例认为能明显下降肾虚病候积分和腰
痛积分,前臂骨矿含量、骨密度均升高,提示补肾中药能有效延长骨质丧失并改善症状[24]。白丽娜等[25]
用固本益肾汤(熟地黄、当归、龟胶、鹿角胶、山萸肉、菟丝子、淮山药、川杜仲、制大黄等)治疗肾性骨
病患者25 例,与骨化三醇组25 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血磷、降血PTH、升高血钙,并且改善肾功;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80%、72% (P<0.05)。
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方法从宏观、微观水平不同层次使得“肾主骨”这个真理得到了
很好的解读。
4 髓生肝(血)—肾与血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论》中说:“水生碱、碱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
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血气乃行”;清•杨凤庭《弄丸心法》云:“血之源头在乎肾”;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诸候•虚劳精血出候》云:“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明•王肯堂《证治准
绳》曰:“心肾者,气血之母也。”可知精能化血,血气之成始于肾精,肾中所藏之精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
础之一。肾精、肾水是血液生成过程中“变化而赤”的物质基础,而肾阳是其根本动力,肾中精微物质只有
经过肾阳的蒸腾气化才能变化为赤色的血液。因此化生血液的本原和原动力在于肾。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在肾与血的关系上,吕仁和教授等[9]认为:肾脏内分泌研究证明,肾脏球旁体上
皮样细胞内,产生“促红素酶(REF)”,它可使肝脏中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P—ESF)”转变为“促红细胞
生成素(ESF)”,还证明90%的促红素酶来源于肾脏。另外还分泌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EIF),有对抗ESF
的作用。ESF 主要作用于骨髓干细胞,该细胞胚胎期在亚黄囊,出生后转移到脾脏,成长中渐转移到骨髓
中,促进造血组织与DNA 和RNA 合成有关酶,从而加快了DNA 的合成,于是加速了原始红细胞的分化
和成熟,并能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
从中我们除了看出肾与血的关系外,还可以看出红细胞的生成或否受肾中的阴阳物质所主宰,其中促
红素酶类似阳,这个阴似乎为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它们的存在也说明肾中有阴有阳,肾阴、肾阳互根互用,
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消长平衡。
张亚琴认为:EPO 是由肾皮质管周细胞合成的激素,其作用为:1)促进红系前体细胞分化;2)促进
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并向前体细胞分化;3)加速网织红细胞的释放,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的活性;任
何原因导致EPO 减少或作用减弱,均可使红细胞合成减少;肾脏合成的EPO 是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关键因
素;这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正好吻合;那么肾脏合成的EPO 可认为是“肾主骨生髓”理论的依据[26]。
国内数家重点医疗单位验证了补肾生血药对放化疗肿瘤、血液病的肾虚贫血证等有明显的疗效, 特别
是对β—地中海贫血及早期造血障碍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3个月后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
与血红蛋白提高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停药后3个月后复查, 其血红蛋白仍能维持较高水平[27]。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肾主藏精”与西医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有相关性,但确切的机理仍难以
说清。随之一系列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肾虚证与西医肾脏的物质基础是否存在相关性?肾素或前列腺素
等内分泌物质变化时中医的肾虚证是否也相应的改变呢?运用中医的温肾阳或滋肾阴的方法,肾素或前列
腺素等内分泌物质是否相应改善?对于肾的物质基础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期。有待我们继续进一步深入研
究,以之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加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辨证及治疗,减少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病率,减轻患
者痛苦及国家负担。
参考文献
[1] 付平,胡章学,加强CKD 的早期筛查寻求CKD 治疗的新方法[J].西部医学2008,20(2).
[2] 叶任高,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沈自尹,肾的研究续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32-239.
[4] 易青,“肾主精”理论探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3):16.
[5] 李瀚渂,“肾藏精”的科学内涵[J].中医杂志,2009,50(12):1061-1064.
[6] 李奕祺,论肾藏精起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4(2):53.
[7] 范源,陈黎明,从肾藏精探讨精的作用及研究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7(7):3.
[8] 张进,徐志伟,丁富平,“肾藏精”的现代实质新理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550-552.
[9] 吕仁和,高菁,李靖,肾与肾脏内分泌[J].中医药学报,2002,2:25-28.
[10] 纪民育,肾脏内分泌功能与中医“肾”的联系[J].河北中医,1982,1:26-27.
[11] 辛效毅,张绚邦,周铭心,血浆AⅡ、CGRP 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1):49-50.
[12] 唐兴荣,邬黎平,东省江门市脾肾阳虚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8,26(:1724-1727.
[13] 侯丕华,载祥,李春岩,方静,132 例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及与肾脏病理损害等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31-34.
[14] 刘自兵,张新芳,廖圣宝,滋阴潜阳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免疫调节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32-34.
[15] 尚明月,地黄降压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Ⅱ、醛固酮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07,1:1.
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37 6•
学 科 综 述
Summaries of Subjects
[16] 李景新,薛冰,陈连璧,沙苑子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2,16(5): 336-338.
[17] 黄铎香,“肾主骨”初探[J].新中医,1980,(4):484.
[18] 王彤等,冬夏季节对血液骨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增):33-34,38.
[19] 陈云志,秦忠,王瑶瑶,郭军,马卫东.试论维生素D 为“肾藏精"理论的物质基础[A] .环球中医药,2010,3(6):447-8.
[20] 丁桂芝,从骨矿含量变化规律看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J].湖北中医杂志,1991,13 ( 2):27-29.
[21] 黄宏兴,柴生,黄红,等,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 (3):180-183.
[22] 曾建春,樊粤光,刘建仁,曾意荣,李显彭,“肾主骨、生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A].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2):1-3.
[23] 朱飞鹏,王洪复,高林峰,补肾中药对肾脏1a 羟化酶作用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37( 12) : 42- 4.
[24] 宋红梅,补肾益精法治疗骨质疏松84 例[J].陕西中医药,2003,24(12)1075-7.
[25] 白丽娜,李月红,固本益肾汤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2):20-21.
[26] 张亚琴,“肾主骨生髓”与肾脏的内分泌功能[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2):11-12.
[27] 吴忠垒,姜葆华,李承军等,肾生髓理论现代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10) :62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