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主持人:张培功副院长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香山科学会议理事会常务副主任杨炳忻教授给大家作报告。
杨炳忻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77年开始在中国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核物理与核技术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与合作者一起在快速电子与气体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合作实验研究中,发现了切伦科夫线谱辐射,该成果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5月至1986年8月应邀在德国汉堡DESY丁肇中教授合作组从事高能e+e-对撞实验研究工作。1988提开始从事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实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承担者,在中科院"七五"重中之重项目、中科院院长特别基金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委"八五"攀登项目等研究经费的联合支持下,自选设计先后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和(e,2e)电子动量谱仪,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装置于1994年11月通过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匀。。利用该装置,获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实验结果。此外,还从事电子散射全截面测量、核技术应用和辐照材料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3篇。
特邀学术报告专家:杨炳忻教授
滨州医学院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非常荣幸和滨州医学院的老师、同学进行一些医学问题的交流。张院长刚才介绍我是学核物理的,而且长期在中国科技大学任老师,做核物理试验工作,那么,今天到这来,跟大家交流中西医是两种不同体质的医学,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会觉得难吗?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要不然大家会觉得怪怪的。
我们国家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国家科技部牵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现在的总装备部)等部委参入,这些部门联合支持并发起香山科学会议,成立了香山科学会议理事会。今年上半年卫生部也加入了,成为香山科学会议的理事单位。
创办香山科学会议的主要目的,在我们中国的学术界倡导一个自由交流的宽松环境。科学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香山那个非常漂亮的地方,从事科学活动,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些倡导性意见。
香山科学会议,按照理事会的要求,一年不要超过二十五次,但现在面临的这个新的形式下,需要进行严格讨论的重大科技问题比较多,所以今年安排的会议要超过二十五个课题。比如说,我前天还在苏州,就是苏州是我们国家纳米研究基地,为了使这个科技和产业更紧密,关于纳米这方面的会议要到苏州去召开。
跟咱们学校的领导,尤其是孙喜灵教授,我早就认识了,他们热情的邀请我来和老师们探讨问题,我很高兴。那么,我还是没回答清楚我为什么要到这来,我坐在这谈的这个问题。香山科学会议每年都要召开二十多次到三十次,这个面向所有学术问题,不管是材料啊、环境啊、能源啊等等,包括医学,医学有中医学和西医学,我们都要落实到实处。我原来是做老师,而且从事核物理,这样一个专门很窄的一个研究。十多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和中科院的领导有接触,他们觉得我比较适合主持这个工作,因为学术这个问题要平等,就请我来主持日常的学术工作。十多年来,大家都体会到香山科学会议是站在全球高度,因为科技是没有国界的。
一个会通常要在香山会议开三天,探讨的问题很深入。我是做研究做老师出身的,所以我做事的习惯是很认真的,不懂的就要学习,不懂的就要问。我在香山科学会议的工作开始于理事会的三十三次会议,到现在我大概主持了四百多次会议,我都是很认真的听和学习,不懂的还要请教。这么多年来,我对很多方面都很关心,尤其是中医学的问题。
说到这,我稍微讲一讲这个我对中医学关心的几个问题。十多年前在广州开会,当时是和邓铁涛老先生,我们讨论中医理论的框架问题,邓老他做中医报告的问题时,这个报告听下来,我是感觉非常悲伤;连续在三个场合听到他有关中医的报告,内容很不一样,但我的感觉是就是两个字“悲伤”。
我的年龄要年长一些,比在座的老师年长的稍微小一些,比同学们年长的大一点,根据我的切身经历,我深深的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几千年来就是靠的中医学。
咱们今天中医变成了这么一个状态,如果说西医学充其量也就一百年,那这么个比较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使得我们的中医学面临今天这么多的问题?!我是一个做研究的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要对不同的问题探讨一下,尤其是这件事情牵涉到整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健康。
由于香山会议的这个工作的便利和方便,我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比如说,我经常打电话请教邓铁涛老先生,他会回答我这是怎么回事,这样下来使我这个非医学工作者,一个物理研究工作者,为中西医究竟产生了什么问题造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基本上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了。
这样,我今天想做的报告有这么四点。第一怎样客观的认识我们的世界,第二整体论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第三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第四现代中医发展之路。
一:怎样客观的认识我们的世界
有史以来我们人类客观认识世界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论,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认识世界,另一类为还原论,采用分析的方法,研究认识世界。
那么我本人,从事的核物理粒子就是还原论,典型的一个科学,那么站在这里对于分析科学,我自认为啊,我还是小有发言权的。
那么今天我们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大致也有两类,一类是分子手段获得的现代科学知识,通常我们英文表示science,专门是指用分子手段获得的现代科学知识,当然,另一类是整体论。
现在西方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的加速发展,进而又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积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科学就此产生。
二:整体论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我愿意更仔细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从系统的结构来看,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系统大致分为简单系统,简单的巨系统,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简单系统指的是机器,它们这个系统就是简单系统,原理构件都很清楚,简单系统里面存在巨系统。
举例子说,我们这个报告厅里的气体,对于这些气体我们现在的研究就很清楚了,这个里面分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还有少量其他气体,成分很清楚,而且这些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很清楚,但是一以数目上来说,这些分子、原子数不清,所以,这个系统实际很简单,但是从量来看,如果说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的话,那数目很大,所以就称简单巨系统。
那还有复杂系统,一下子搞不清楚,就好像个黑箱子一样,那里面进去什么、存在什么,里面根本搞不清楚,也就是复杂系统。
还有复杂的巨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那么什么叫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个一提起来你就很容易糊涂。复杂巨系统那个数目最大,比如说我们人从整体来说是一个统一体,如果再进一层来说呢,我们又有脏,中医呢还有六腑,我们先说明解剖学的脏,这个涉及到肺,肺还有组织系统,再往下分到分子,最后还要到基因层次,那么这样下来分析,这个系统十分的复杂,所以叫复杂巨系统。
那么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个大磁场,我们时时的受地球的磁场作用,毛主席说过,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4万公里这样一个距离,那我们还要受到月亮啊,太阳啊的作用,那我们个人在相互作用,社会在不断变化,比如说,我有50万,我在炒股票,这是在这个环境下,今天说这个股票哗一下坏了,我这个50万就泡汤了,什么也没有了,那么我的心理状态就要有社会环境时刻的相互作用,我们人受到社会客观事实的变化也要变化,所以呐,我们这个人应该说是,用现代科技来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那么就当今科技理论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还只能够认识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当然也就包括简单巨系统,对复杂系统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当然还没有能力认清复杂巨系统,更没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这些认识。
如果我们作为熟悉的地理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生命系统都是属于开放复杂巨系统,显然生命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就整体功能而言是不可拆分的,而且这类系统的功能状态都是属其内部,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动态变化,我们不仅关心这类系统的结构,而且更关心这些系统的功能状态。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为这类系统的认识还不能从定量上来确定,主要是以整理上去是性的把握,有效的途径是采取综合继承的方法从定性向定量上发展,对这类系统,经常有人称之为黑箱,功能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与抽象性,有些方面甚至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就像常称之为意会知识,这就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尽管人们要从定量的认识它,但今天人们对它还做不到定量的描述,这就是当今科学之现状。
还原论这些方面在科学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在西医药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有局限性,还原论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分解成部分,对部分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为把部分研究清楚了,整体也就清楚了,如果部分再研究不清楚再继续分解下去进行研究,直到弄清楚为止,这是它优势方面,但是它从下面到上面回来,回答不了高层次整体的问题,这就是它的不足之地,它处理不了系统的整体问题,特别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性问题。如今天我们深入在分子层次上了解的越多,对这个整体认识的反而越弱。
三: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我们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那么今天我们自己是怎么看待有生命的人,怎么看待生活在大自然条件下与社会环境之中的人。这虽然是最为明显不过的事情,但事情上是很不简单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为今世界的难题,也就是我们认识中医的关键问题,还原论把人看作是一种精确的可参考的机器,研究方面是将总体分解为部分,对部分单个进行深入研究,当然,还原论在这里应该知道人应该是个系统,而且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用整体论的眼光看人,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就比如刚才说的,因为采用不同的层次,如整体器官,而且这此层次还包括许多,并且它与自然社会环境系统是相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开放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大自然,也离不开生在其中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人确确实实的是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整体论原则认为经过还原论分析方法认识不了生命本质,对生命体的认识是运用整体系统的方法才能够认识清楚,而且只有将人体堪称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能把握其整体功能的特性。
几年前,一位美国医学教授在主题为分子影响学的香山会议上做的报告,他说,美国人是要吃掉美国GDP的17%。这是07年底统计的,他说美国预测到2012年估计将吃掉美国GDP的25%。四分之一,那么这个四分之一的美国的经济支撑不了,要崩溃了,所以奥巴马上台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决这个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问题,要解决这一个,要解决一个社会体质经济崩溃的难题。
那我们中国人那,说现在花掉的是中国GDP的1.5%,马上反应出我们对医疗对公民投入还不够,人家要17%,我们只有1.5%。但我们今天中华民族整体的健康状况还说的过去,我马上认识到这是中医药的贡献,没有其他的贡献。
所以讲到新药研制遇到的困难时,说实验表明某一药物就当时美国医学界工人的药物非常有希望,而且还讲到现在新药的研制十分困难,两个十,总体十年要花掉十亿美元,一个新药可能出的来;说某一个有希望的药物在体外细胞有效率有56%,但到了体内细胞的有效率骤然下降,仅仅有4%,感到失分的困惑与困难,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就差一点要笑起来,但是因为他是外国客人,我忍住了,我也想笑着说你体内的细胞有效占4%,那是什么临床作用啊!
道理很简单,这个细胞在体内,它是我们有存在身份的,有数不清的细胞时时刻刻都在相互关联的,你拿到体外了,那么现在这个技术能用细胞在体外存活还能做实验,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体外的细胞代表不了体内的细胞。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这两组数据虽然不太清楚,但说明了现在医学模式必须改变的紧迫性,但说清楚了还原分析科学论受限制。
今天在经济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怎么会遇到这种困难,为什么?其实原因是鲜明的,它从系统角度来看,把整体系统分解为部分,单个研究一个部分,就把这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都切断了,这样即使把每个部分都研究的很清楚了,也回答不了系统的整体性问题,我们人生命恰恰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就是今天还原认识学中必然遇到的困难,而且我认为是致命的困难。
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的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的,有机的构成了一个功能系统整体,你如果把人与外界隔绝开,那你看到的就不是真正客观的人了,你如果把人体的某个部分分割开来研究,你把这部分研究的再清楚也不能代表这部分在整体中的真正部分的实际功能,因此,仅用还原分析的方法是解决不了生命人体科学问题的,道理就在此。
道理虽然很简单明了,但习惯往往是人类丧失掉常识,到今天,人们在一个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面前终于认识到了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生命本身,也知道了生命的复杂性,决定了医学的复杂性,终于清楚了仅靠还原论是解决不了生命健康问题这些道理。
我们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具有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天人相参的认识,就已经运用整体观动态的认识世界。事实上,中医从一开始就已经把人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了,这是一个用我们现代语言的一种表述吧。
那么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早已发现了还原分析法的局限性,一直在找到需要加强整体系统方法学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西方进行的复杂性研究就是西方科学家的伟大之处。20世纪末,西方曾有人预言说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引领世界的世纪,其意义就是指整体论在21世纪中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等整体性的新概念会不断的在生物医学界出现,这就已经十分清楚的标志现代生物医学界这个方法革命性的转折开始了;今天科学界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认识,譬如2004年,当然这已经是比较早了,在北京召开的生物香山会议上讲,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基因工作结束后,生命科学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回答,一句话,当时很多人拍着胸脯说,基因测序我们中国人承担1%的工作是光荣的,等两年后,基因测序工作全部完成以后,生命科学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是我亲耳听到的话,可以测序完了怎么样?说今天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今天面对的海量基因绘制数据,我们今后研究的工作怎么做,在哪里都找不到,因此请大家大研究,生命医学中的问题,早早研究工作的方向,中华文化的优势就在于整体优势认识,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知识宝库,其典型代表就是中医学,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后代的闪烁民族智慧光荣的医学财富。
但当人们还不了解,还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现代科学的相对真理性时,还不认识整体系统合法的长处和优势时,特别是当今世界现代科学的强势,全方位统治着所有领域时,我们很难通过现象看到古老的中医学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
四:当代中医发展的方向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当今世界上知道系统科学的人很少,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我们有生命的人恰好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世界科学界正努力探索的科学最前沿之一,就当今而言,即使中医理论能够被阐述成现代科学语言,其大部分的人还是不会理解,懂得中医理论的,因为今天的人尚未掌握中医整体论知识。
中医看病实际上是在看人,但这个话我在这班门弄斧了,大家都比我有发言权,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观察人这个系统的功能状态,它就是证侯,获取信息,再根据理论,辨证论治,给予方法与手段,就调理整个功能系统,也就是调节外部与内部的因素,使它逐渐回到最佳的平衡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一个好中医的处方,随证侯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患有同种疾病的两个人,给的处方也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是两个系统状态,是不一样的,中医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个体化用药。
西医还是看人治病,借用仪器化学精确获取信息,认确诊病毒,然后认药治病,西医的药,病是对应的,西医眼中,同种疾病的患者是一样的,是同质的,同质两个字是很重要的,一会儿再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因此西医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建立起符合它自身规律的一整套评价综合方法标准,它同统计学随机抽取样本,是完全正确的。
中医学和西医学原是两个不同的学问,属于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对病人诊疗过程,环节,方法,手段和标准也各不一样,只适合自己那一套。
今天,中医药发展要现代化,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属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整体的系统前沿化的水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发展与创新,如果不讲知识体系,不管发展方向,把适宜西医的拿来套用,这很可能就迷了方向。以前西方根本就没有做过这些事情,西方没有人达到过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搞这一套,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中医界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看简单了,千万不要他自己放在高出反而把自己看低了,这是我衷心的肺腑之言啊!
各位,事实上,关于系统生物学与个性化诊疗评价方法的标准问题不就是当今生物医学正在探索的前沿课题吗?我看到这篇文章,发表在2006年世界医学杂志上,这是国外的一个高水平的杂志,它发表的课题呐,如果我把它译成中文,就是基于系统生物学与个性化医学的现代 N=1。就是你到了系统这个状态,个性化这个状态,不需要大样本了。
这个是很了不起的研究成果,我读过这篇文章后,一个晚上兴奋的没有睡好觉,真的,因为我老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老在琢磨这些问题。我小时候看过中医啊,看好病就好了,这个星期吃过药后比上个星期好多了,就是说我在向健康方向发展了,再经过一个礼拜病就好了,可现在那,说你这个中医看病有效果,要经过大样本的经验,否则的话,你样本量不够啊,就觉得有问题,说不承认你,但是也有好心的人。
譬如说某位研究循证医学的教授,对我们各种论文评价的时候,他认为我们中医的论文水平最差,原因是我们的样本量不够,错了,他错了,完全错了!
他不知道大量本标准用的对象应该是同质的,譬如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搞的是核物理和粒子的,在我们这个学科里,研究光子就是光子,你不能掺电子,你是研究电子就是研究电子,必须在同一个条件下,那么这一结论就出来,你的实验结果你的取样样本越大,那么你的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越高,大样本研究的条件是你的研究对象是同质的。
现在我们中医学辨证是个性化的,你能找到两个同治吗?如果是很马虎的说,这同类这两个是差不多的,但是严格的说,根本就是没同治的基础,你能用大样本来套用吗?
回去以后,我们再商讨哈,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关键,那么西方的美国人,他们并没有说老师教我们大样本,他们就用。我们现在中国,教科书上老师说的,样本越大越好的,你样本量不大,说明你的研究质量不高,可是我在这个方面,我听到一个这样团队,是美国、欧洲的一些科学家他们并没有那些人说的,老师怎么教他们的,他们尸体的研究,最后结论是虎头蛇尾,很个性化,那么在这这个事情上,我个人认为是有错的,这对我们中医来说,原因这个就说清楚了,为什么不挺起腰杆说要从大样本量的来研究这是错的呢?
如果我们哪一天解决好了这个问题,那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而且在人类医学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中西医学自身从根本上讲都是不同知识体系和不同科学的方法论战略,我们中医界如果解决好如下问题,不同的学术规律,不同的评价体系,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的研究模式,不同的临床服务,那中医的疗效将会得到全面提高,那我们中医现代化发展将指日可待!
外行之见!谢谢大家!
关于中医是“经验”的东西、不准确的问题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前年6月份,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个会议怎么召开的呢?没想到我们中国是个小提琴之乡,到国外去看看的话,这个提琴的市场上充满了我们制造的小提琴,可是价钱很低,因为什么啊?质量不好。所以就请来了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家,和中科院的声学所的专家,来共同开会,研究如何来提高小提琴的质量问题。
我看这个确实是要好好的探讨的问题,,这个会议由我来筹划,同时我感觉到,音乐是艺术啊,不是现代科学的问题。
3天的会议,第一天的会议呢,音乐界的朋友就是做提琴的,介绍我国提琴制作的现状,邀请中科院的专家们相互交流,希望研究出一个手段和方法,把我们整个提琴的制造水平提高上去,不仅要变成一个提琴制作大国,还要变成一个强国才行。
第三天,声学所的专家说:问题不难解决,我们声学所的水平在世界上不低,每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都能很精确的测量出他们的声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提出几个设想,生产的每一把小提琴,都做一个测量,测量一个平均数据出来,形成一个标准,低于平均水平的统统不要,那你质量就提高了一大截了嘛。如果一百把不够,我们就取一千把,一千把还不够,就取一万把,这样的话,提琴问题不就轻而一举的解决了嘛。
这个话刚说完,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他是一个提琴专家,举手了申请发言,他说:世界上高端的提琴不是用这种方法筛选的,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号提琴是300年前生产的,第二号是200年前生产的,他又举了几个,这个提琴的排名的好坏,不是靠仪器测量到的,而是靠全球这些顶尖的音乐家凭经验听出来的,根据他们的经验判断,最后决定排名,凭经验说。他说的是事实,我们都要靠经验,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比如说吃饭,父母凭经验告诉我们一天要吃几次饭。
现代科学的知识它认为,可以定性定量的测量,看得见摸得着的才能算科学,否则那些都不叫科学。经验你怎么去测量啊,不好测量。
有一位号称权威性的大学问家,他在电视上说:中药成分说不清楚,是不能服用的,只有认识清楚了才能服用。我要当时在现场的话,要马上说话。我说:你老先生真了不起,要问他了,你老先生是不是吃母乳长大的?他肯定说是;你这辈子是不是吃饭长大的?他毫不犹豫肯定说是。那我要说,你老先生了不起啊,你在娘胎里面就已经把母乳和吃喝的东西的成分认识清楚了,所以才吃的呀!
我们中医界的朋友们听了会很伤心,因为我们这个中医说不清楚道理不行。刚才我说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一门学问,现在人类正在探索的最新对它整体的掌握,对它整体的把握还远远早得很呢,而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有它的模糊性,有些地方很难用语言表达。
我又想起一个事情啊,这个给大家交流,对现在转基因食品社会现实问题讨论的很热,可是不知大家是不是注意到,奇怪啊,实在奇怪啊,食品问题,谁有发言权啊?!临床医生有发言权,他经过长期的临床实验后,才能有发言权。这个我想不是一两年的问题,可是我们现在发言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啊?!在农学家手里。他们的发言权是什么呢,转基因以后果树长高了,果实增加了,这个他们是行家,但他们怎么懂的对人类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发言权的全是他们,这不是很可笑,很荒唐吗?!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要一个农学家来说明,这是不是很荒唐,比如凤凰卫视也做了这样的报告,他们这些人好像是大家,他们这些人全没有发言权。
我很困惑的是循证医学对我们中医有没有用?!因为我看到一位国内有名的教授把循证医学引进来,创立学习班,他好心好意把循证医学放到中医上来,说如果中医界的人按照循证医学去做,那国际上就承认了。循证医学我不懂,我到书店专门买了一本书,化了三天三夜把书看完了,把书中的核心部分看透了,我想和他讨论讨论。
去年我们讨论中医量效关系的问题,他说用量比较大对治疗糖尿病比较好的时候,那些成果真的很漂亮很好,但我们的样本量很少,但他说这个样本量不用多,一个也可以,只要把这个样本的整个过程的数据结果完整记录下来,整理下来,这就是样本量。
刚才和几位老师交谈,说现在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对西医学感到困惑,西医学的知识我们学中医学的学生要不要学,学多少?!我不是学中医,但我认为要学一点,因为现代的人都希望用现代的医学知识,来解释我们中医这套理论,希望你用现代医学的知识给他解释解释,所以这个意义上呢,确实要学一点,不学的话,完全都是中医理论谈的话会很困难的。但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不要被牵着鼻子走,我感觉我们中医学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下面呢,我讲一点我的感受,我在香山会议很多年了,所以在中国科学界,大势我还是了解的,我们是大国,但不是强国,一些重要的东西我们还掌握不了。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很多方面都做的大,但不强,想引领科技潮流不容易啊。尽管目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困难,如果我们全国上下,齐心一致,把有关的问题理清楚,有关的困难解决了,当然现在很多方面,我们才能引领科技潮。
中医界的很多管理干部和很多专家,我们都在不断的促膝谈心。我觉得中医药面临的困难是有希望解决的,如果把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理清楚了,解决掉了,那么我们中医药这个健康产业,首先是服务好了我们14多亿人口,我们14多亿人口的健康有保障了,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情!
不过再做的好一点,前面说到了,随着现在西方医学真是走到了一个很艰难的一个地步,人家国外的专家在香山会议上,私下跟我聊天时说他们对中医药给予无限的希望,都是竖着大拇指!我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说的太细化,人家怎么都能看到我们中医药产业这个事情呢?!我们自己如果不重视的话,那实在是说不过去的。我们把中医药这个产业做强做大,到那一天,如果中医是世界性的健康产业,那我们了不起了!
所以,我希望各位继承我们的中医,祝愿大家早一点成为中医大家!谢谢大家!
(本文是根据杨炳忻教授的报告录音整理而成,参加录音整理的同学有时志文、刘鹏飞、姜南、赵亚楠、张小强 ,最后由孙喜灵教授校定。)[/]
照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57646914/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香山科学会议理事会常务副主任杨炳忻教授给大家作报告。
杨炳忻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77年开始在中国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核物理与核技术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与合作者一起在快速电子与气体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合作实验研究中,发现了切伦科夫线谱辐射,该成果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5月至1986年8月应邀在德国汉堡DESY丁肇中教授合作组从事高能e+e-对撞实验研究工作。1988提开始从事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实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承担者,在中科院"七五"重中之重项目、中科院院长特别基金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委"八五"攀登项目等研究经费的联合支持下,自选设计先后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和(e,2e)电子动量谱仪,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装置于1994年11月通过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匀。。利用该装置,获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实验结果。此外,还从事电子散射全截面测量、核技术应用和辐照材料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3篇。
特邀学术报告专家:杨炳忻教授
滨州医学院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非常荣幸和滨州医学院的老师、同学进行一些医学问题的交流。张院长刚才介绍我是学核物理的,而且长期在中国科技大学任老师,做核物理试验工作,那么,今天到这来,跟大家交流中西医是两种不同体质的医学,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会觉得难吗?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要不然大家会觉得怪怪的。
我们国家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国家科技部牵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现在的总装备部)等部委参入,这些部门联合支持并发起香山科学会议,成立了香山科学会议理事会。今年上半年卫生部也加入了,成为香山科学会议的理事单位。
创办香山科学会议的主要目的,在我们中国的学术界倡导一个自由交流的宽松环境。科学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香山那个非常漂亮的地方,从事科学活动,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些倡导性意见。
香山科学会议,按照理事会的要求,一年不要超过二十五次,但现在面临的这个新的形式下,需要进行严格讨论的重大科技问题比较多,所以今年安排的会议要超过二十五个课题。比如说,我前天还在苏州,就是苏州是我们国家纳米研究基地,为了使这个科技和产业更紧密,关于纳米这方面的会议要到苏州去召开。
跟咱们学校的领导,尤其是孙喜灵教授,我早就认识了,他们热情的邀请我来和老师们探讨问题,我很高兴。那么,我还是没回答清楚我为什么要到这来,我坐在这谈的这个问题。香山科学会议每年都要召开二十多次到三十次,这个面向所有学术问题,不管是材料啊、环境啊、能源啊等等,包括医学,医学有中医学和西医学,我们都要落实到实处。我原来是做老师,而且从事核物理,这样一个专门很窄的一个研究。十多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和中科院的领导有接触,他们觉得我比较适合主持这个工作,因为学术这个问题要平等,就请我来主持日常的学术工作。十多年来,大家都体会到香山科学会议是站在全球高度,因为科技是没有国界的。
一个会通常要在香山会议开三天,探讨的问题很深入。我是做研究做老师出身的,所以我做事的习惯是很认真的,不懂的就要学习,不懂的就要问。我在香山科学会议的工作开始于理事会的三十三次会议,到现在我大概主持了四百多次会议,我都是很认真的听和学习,不懂的还要请教。这么多年来,我对很多方面都很关心,尤其是中医学的问题。
说到这,我稍微讲一讲这个我对中医学关心的几个问题。十多年前在广州开会,当时是和邓铁涛老先生,我们讨论中医理论的框架问题,邓老他做中医报告的问题时,这个报告听下来,我是感觉非常悲伤;连续在三个场合听到他有关中医的报告,内容很不一样,但我的感觉是就是两个字“悲伤”。
我的年龄要年长一些,比在座的老师年长的稍微小一些,比同学们年长的大一点,根据我的切身经历,我深深的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几千年来就是靠的中医学。
咱们今天中医变成了这么一个状态,如果说西医学充其量也就一百年,那这么个比较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使得我们的中医学面临今天这么多的问题?!我是一个做研究的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要对不同的问题探讨一下,尤其是这件事情牵涉到整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健康。
由于香山会议的这个工作的便利和方便,我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比如说,我经常打电话请教邓铁涛老先生,他会回答我这是怎么回事,这样下来使我这个非医学工作者,一个物理研究工作者,为中西医究竟产生了什么问题造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基本上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了。
这样,我今天想做的报告有这么四点。第一怎样客观的认识我们的世界,第二整体论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第三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第四现代中医发展之路。
一:怎样客观的认识我们的世界
有史以来我们人类客观认识世界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论,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认识世界,另一类为还原论,采用分析的方法,研究认识世界。
那么我本人,从事的核物理粒子就是还原论,典型的一个科学,那么站在这里对于分析科学,我自认为啊,我还是小有发言权的。
那么今天我们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大致也有两类,一类是分子手段获得的现代科学知识,通常我们英文表示science,专门是指用分子手段获得的现代科学知识,当然,另一类是整体论。
现在西方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的加速发展,进而又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积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科学就此产生。
二:整体论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我愿意更仔细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从系统的结构来看,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系统大致分为简单系统,简单的巨系统,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简单系统指的是机器,它们这个系统就是简单系统,原理构件都很清楚,简单系统里面存在巨系统。
举例子说,我们这个报告厅里的气体,对于这些气体我们现在的研究就很清楚了,这个里面分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还有少量其他气体,成分很清楚,而且这些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很清楚,但是一以数目上来说,这些分子、原子数不清,所以,这个系统实际很简单,但是从量来看,如果说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的话,那数目很大,所以就称简单巨系统。
那还有复杂系统,一下子搞不清楚,就好像个黑箱子一样,那里面进去什么、存在什么,里面根本搞不清楚,也就是复杂系统。
还有复杂的巨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那么什么叫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个一提起来你就很容易糊涂。复杂巨系统那个数目最大,比如说我们人从整体来说是一个统一体,如果再进一层来说呢,我们又有脏,中医呢还有六腑,我们先说明解剖学的脏,这个涉及到肺,肺还有组织系统,再往下分到分子,最后还要到基因层次,那么这样下来分析,这个系统十分的复杂,所以叫复杂巨系统。
那么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个大磁场,我们时时的受地球的磁场作用,毛主席说过,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4万公里这样一个距离,那我们还要受到月亮啊,太阳啊的作用,那我们个人在相互作用,社会在不断变化,比如说,我有50万,我在炒股票,这是在这个环境下,今天说这个股票哗一下坏了,我这个50万就泡汤了,什么也没有了,那么我的心理状态就要有社会环境时刻的相互作用,我们人受到社会客观事实的变化也要变化,所以呐,我们这个人应该说是,用现代科技来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那么就当今科技理论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还只能够认识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当然也就包括简单巨系统,对复杂系统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当然还没有能力认清复杂巨系统,更没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这些认识。
如果我们作为熟悉的地理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生命系统都是属于开放复杂巨系统,显然生命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就整体功能而言是不可拆分的,而且这类系统的功能状态都是属其内部,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动态变化,我们不仅关心这类系统的结构,而且更关心这些系统的功能状态。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为这类系统的认识还不能从定量上来确定,主要是以整理上去是性的把握,有效的途径是采取综合继承的方法从定性向定量上发展,对这类系统,经常有人称之为黑箱,功能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与抽象性,有些方面甚至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就像常称之为意会知识,这就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尽管人们要从定量的认识它,但今天人们对它还做不到定量的描述,这就是当今科学之现状。
还原论这些方面在科学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在西医药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有局限性,还原论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分解成部分,对部分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为把部分研究清楚了,整体也就清楚了,如果部分再研究不清楚再继续分解下去进行研究,直到弄清楚为止,这是它优势方面,但是它从下面到上面回来,回答不了高层次整体的问题,这就是它的不足之地,它处理不了系统的整体问题,特别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性问题。如今天我们深入在分子层次上了解的越多,对这个整体认识的反而越弱。
三: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我们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那么今天我们自己是怎么看待有生命的人,怎么看待生活在大自然条件下与社会环境之中的人。这虽然是最为明显不过的事情,但事情上是很不简单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为今世界的难题,也就是我们认识中医的关键问题,还原论把人看作是一种精确的可参考的机器,研究方面是将总体分解为部分,对部分单个进行深入研究,当然,还原论在这里应该知道人应该是个系统,而且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用整体论的眼光看人,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就比如刚才说的,因为采用不同的层次,如整体器官,而且这此层次还包括许多,并且它与自然社会环境系统是相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开放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大自然,也离不开生在其中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人确确实实的是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整体论原则认为经过还原论分析方法认识不了生命本质,对生命体的认识是运用整体系统的方法才能够认识清楚,而且只有将人体堪称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能把握其整体功能的特性。
几年前,一位美国医学教授在主题为分子影响学的香山会议上做的报告,他说,美国人是要吃掉美国GDP的17%。这是07年底统计的,他说美国预测到2012年估计将吃掉美国GDP的25%。四分之一,那么这个四分之一的美国的经济支撑不了,要崩溃了,所以奥巴马上台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决这个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问题,要解决这一个,要解决一个社会体质经济崩溃的难题。
那我们中国人那,说现在花掉的是中国GDP的1.5%,马上反应出我们对医疗对公民投入还不够,人家要17%,我们只有1.5%。但我们今天中华民族整体的健康状况还说的过去,我马上认识到这是中医药的贡献,没有其他的贡献。
所以讲到新药研制遇到的困难时,说实验表明某一药物就当时美国医学界工人的药物非常有希望,而且还讲到现在新药的研制十分困难,两个十,总体十年要花掉十亿美元,一个新药可能出的来;说某一个有希望的药物在体外细胞有效率有56%,但到了体内细胞的有效率骤然下降,仅仅有4%,感到失分的困惑与困难,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就差一点要笑起来,但是因为他是外国客人,我忍住了,我也想笑着说你体内的细胞有效占4%,那是什么临床作用啊!
道理很简单,这个细胞在体内,它是我们有存在身份的,有数不清的细胞时时刻刻都在相互关联的,你拿到体外了,那么现在这个技术能用细胞在体外存活还能做实验,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体外的细胞代表不了体内的细胞。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这两组数据虽然不太清楚,但说明了现在医学模式必须改变的紧迫性,但说清楚了还原分析科学论受限制。
今天在经济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怎么会遇到这种困难,为什么?其实原因是鲜明的,它从系统角度来看,把整体系统分解为部分,单个研究一个部分,就把这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都切断了,这样即使把每个部分都研究的很清楚了,也回答不了系统的整体性问题,我们人生命恰恰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就是今天还原认识学中必然遇到的困难,而且我认为是致命的困难。
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的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的,有机的构成了一个功能系统整体,你如果把人与外界隔绝开,那你看到的就不是真正客观的人了,你如果把人体的某个部分分割开来研究,你把这部分研究的再清楚也不能代表这部分在整体中的真正部分的实际功能,因此,仅用还原分析的方法是解决不了生命人体科学问题的,道理就在此。
道理虽然很简单明了,但习惯往往是人类丧失掉常识,到今天,人们在一个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面前终于认识到了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生命本身,也知道了生命的复杂性,决定了医学的复杂性,终于清楚了仅靠还原论是解决不了生命健康问题这些道理。
我们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具有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天人相参的认识,就已经运用整体观动态的认识世界。事实上,中医从一开始就已经把人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了,这是一个用我们现代语言的一种表述吧。
那么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早已发现了还原分析法的局限性,一直在找到需要加强整体系统方法学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西方进行的复杂性研究就是西方科学家的伟大之处。20世纪末,西方曾有人预言说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引领世界的世纪,其意义就是指整体论在21世纪中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等整体性的新概念会不断的在生物医学界出现,这就已经十分清楚的标志现代生物医学界这个方法革命性的转折开始了;今天科学界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认识,譬如2004年,当然这已经是比较早了,在北京召开的生物香山会议上讲,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基因工作结束后,生命科学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回答,一句话,当时很多人拍着胸脯说,基因测序我们中国人承担1%的工作是光荣的,等两年后,基因测序工作全部完成以后,生命科学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是我亲耳听到的话,可以测序完了怎么样?说今天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今天面对的海量基因绘制数据,我们今后研究的工作怎么做,在哪里都找不到,因此请大家大研究,生命医学中的问题,早早研究工作的方向,中华文化的优势就在于整体优势认识,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知识宝库,其典型代表就是中医学,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后代的闪烁民族智慧光荣的医学财富。
但当人们还不了解,还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现代科学的相对真理性时,还不认识整体系统合法的长处和优势时,特别是当今世界现代科学的强势,全方位统治着所有领域时,我们很难通过现象看到古老的中医学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
四:当代中医发展的方向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当今世界上知道系统科学的人很少,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我们有生命的人恰好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世界科学界正努力探索的科学最前沿之一,就当今而言,即使中医理论能够被阐述成现代科学语言,其大部分的人还是不会理解,懂得中医理论的,因为今天的人尚未掌握中医整体论知识。
中医看病实际上是在看人,但这个话我在这班门弄斧了,大家都比我有发言权,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观察人这个系统的功能状态,它就是证侯,获取信息,再根据理论,辨证论治,给予方法与手段,就调理整个功能系统,也就是调节外部与内部的因素,使它逐渐回到最佳的平衡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一个好中医的处方,随证侯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患有同种疾病的两个人,给的处方也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是两个系统状态,是不一样的,中医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个体化用药。
西医还是看人治病,借用仪器化学精确获取信息,认确诊病毒,然后认药治病,西医的药,病是对应的,西医眼中,同种疾病的患者是一样的,是同质的,同质两个字是很重要的,一会儿再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因此西医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建立起符合它自身规律的一整套评价综合方法标准,它同统计学随机抽取样本,是完全正确的。
中医学和西医学原是两个不同的学问,属于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对病人诊疗过程,环节,方法,手段和标准也各不一样,只适合自己那一套。
今天,中医药发展要现代化,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属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整体的系统前沿化的水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发展与创新,如果不讲知识体系,不管发展方向,把适宜西医的拿来套用,这很可能就迷了方向。以前西方根本就没有做过这些事情,西方没有人达到过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搞这一套,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中医界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看简单了,千万不要他自己放在高出反而把自己看低了,这是我衷心的肺腑之言啊!
各位,事实上,关于系统生物学与个性化诊疗评价方法的标准问题不就是当今生物医学正在探索的前沿课题吗?我看到这篇文章,发表在2006年世界医学杂志上,这是国外的一个高水平的杂志,它发表的课题呐,如果我把它译成中文,就是基于系统生物学与个性化医学的现代 N=1。就是你到了系统这个状态,个性化这个状态,不需要大样本了。
这个是很了不起的研究成果,我读过这篇文章后,一个晚上兴奋的没有睡好觉,真的,因为我老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老在琢磨这些问题。我小时候看过中医啊,看好病就好了,这个星期吃过药后比上个星期好多了,就是说我在向健康方向发展了,再经过一个礼拜病就好了,可现在那,说你这个中医看病有效果,要经过大样本的经验,否则的话,你样本量不够啊,就觉得有问题,说不承认你,但是也有好心的人。
譬如说某位研究循证医学的教授,对我们各种论文评价的时候,他认为我们中医的论文水平最差,原因是我们的样本量不够,错了,他错了,完全错了!
他不知道大量本标准用的对象应该是同质的,譬如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搞的是核物理和粒子的,在我们这个学科里,研究光子就是光子,你不能掺电子,你是研究电子就是研究电子,必须在同一个条件下,那么这一结论就出来,你的实验结果你的取样样本越大,那么你的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越高,大样本研究的条件是你的研究对象是同质的。
现在我们中医学辨证是个性化的,你能找到两个同治吗?如果是很马虎的说,这同类这两个是差不多的,但是严格的说,根本就是没同治的基础,你能用大样本来套用吗?
回去以后,我们再商讨哈,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关键,那么西方的美国人,他们并没有说老师教我们大样本,他们就用。我们现在中国,教科书上老师说的,样本越大越好的,你样本量不大,说明你的研究质量不高,可是我在这个方面,我听到一个这样团队,是美国、欧洲的一些科学家他们并没有那些人说的,老师怎么教他们的,他们尸体的研究,最后结论是虎头蛇尾,很个性化,那么在这这个事情上,我个人认为是有错的,这对我们中医来说,原因这个就说清楚了,为什么不挺起腰杆说要从大样本量的来研究这是错的呢?
如果我们哪一天解决好了这个问题,那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而且在人类医学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中西医学自身从根本上讲都是不同知识体系和不同科学的方法论战略,我们中医界如果解决好如下问题,不同的学术规律,不同的评价体系,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的研究模式,不同的临床服务,那中医的疗效将会得到全面提高,那我们中医现代化发展将指日可待!
外行之见!谢谢大家!
关于中医是“经验”的东西、不准确的问题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前年6月份,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个会议怎么召开的呢?没想到我们中国是个小提琴之乡,到国外去看看的话,这个提琴的市场上充满了我们制造的小提琴,可是价钱很低,因为什么啊?质量不好。所以就请来了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家,和中科院的声学所的专家,来共同开会,研究如何来提高小提琴的质量问题。
我看这个确实是要好好的探讨的问题,,这个会议由我来筹划,同时我感觉到,音乐是艺术啊,不是现代科学的问题。
3天的会议,第一天的会议呢,音乐界的朋友就是做提琴的,介绍我国提琴制作的现状,邀请中科院的专家们相互交流,希望研究出一个手段和方法,把我们整个提琴的制造水平提高上去,不仅要变成一个提琴制作大国,还要变成一个强国才行。
第三天,声学所的专家说:问题不难解决,我们声学所的水平在世界上不低,每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都能很精确的测量出他们的声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提出几个设想,生产的每一把小提琴,都做一个测量,测量一个平均数据出来,形成一个标准,低于平均水平的统统不要,那你质量就提高了一大截了嘛。如果一百把不够,我们就取一千把,一千把还不够,就取一万把,这样的话,提琴问题不就轻而一举的解决了嘛。
这个话刚说完,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他是一个提琴专家,举手了申请发言,他说:世界上高端的提琴不是用这种方法筛选的,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号提琴是300年前生产的,第二号是200年前生产的,他又举了几个,这个提琴的排名的好坏,不是靠仪器测量到的,而是靠全球这些顶尖的音乐家凭经验听出来的,根据他们的经验判断,最后决定排名,凭经验说。他说的是事实,我们都要靠经验,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比如说吃饭,父母凭经验告诉我们一天要吃几次饭。
现代科学的知识它认为,可以定性定量的测量,看得见摸得着的才能算科学,否则那些都不叫科学。经验你怎么去测量啊,不好测量。
有一位号称权威性的大学问家,他在电视上说:中药成分说不清楚,是不能服用的,只有认识清楚了才能服用。我要当时在现场的话,要马上说话。我说:你老先生真了不起,要问他了,你老先生是不是吃母乳长大的?他肯定说是;你这辈子是不是吃饭长大的?他毫不犹豫肯定说是。那我要说,你老先生了不起啊,你在娘胎里面就已经把母乳和吃喝的东西的成分认识清楚了,所以才吃的呀!
我们中医界的朋友们听了会很伤心,因为我们这个中医说不清楚道理不行。刚才我说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一门学问,现在人类正在探索的最新对它整体的掌握,对它整体的把握还远远早得很呢,而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有它的模糊性,有些地方很难用语言表达。
我又想起一个事情啊,这个给大家交流,对现在转基因食品社会现实问题讨论的很热,可是不知大家是不是注意到,奇怪啊,实在奇怪啊,食品问题,谁有发言权啊?!临床医生有发言权,他经过长期的临床实验后,才能有发言权。这个我想不是一两年的问题,可是我们现在发言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啊?!在农学家手里。他们的发言权是什么呢,转基因以后果树长高了,果实增加了,这个他们是行家,但他们怎么懂的对人类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发言权的全是他们,这不是很可笑,很荒唐吗?!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要一个农学家来说明,这是不是很荒唐,比如凤凰卫视也做了这样的报告,他们这些人好像是大家,他们这些人全没有发言权。
我很困惑的是循证医学对我们中医有没有用?!因为我看到一位国内有名的教授把循证医学引进来,创立学习班,他好心好意把循证医学放到中医上来,说如果中医界的人按照循证医学去做,那国际上就承认了。循证医学我不懂,我到书店专门买了一本书,化了三天三夜把书看完了,把书中的核心部分看透了,我想和他讨论讨论。
去年我们讨论中医量效关系的问题,他说用量比较大对治疗糖尿病比较好的时候,那些成果真的很漂亮很好,但我们的样本量很少,但他说这个样本量不用多,一个也可以,只要把这个样本的整个过程的数据结果完整记录下来,整理下来,这就是样本量。
刚才和几位老师交谈,说现在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对西医学感到困惑,西医学的知识我们学中医学的学生要不要学,学多少?!我不是学中医,但我认为要学一点,因为现代的人都希望用现代的医学知识,来解释我们中医这套理论,希望你用现代医学的知识给他解释解释,所以这个意义上呢,确实要学一点,不学的话,完全都是中医理论谈的话会很困难的。但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不要被牵着鼻子走,我感觉我们中医学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下面呢,我讲一点我的感受,我在香山会议很多年了,所以在中国科学界,大势我还是了解的,我们是大国,但不是强国,一些重要的东西我们还掌握不了。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很多方面都做的大,但不强,想引领科技潮流不容易啊。尽管目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困难,如果我们全国上下,齐心一致,把有关的问题理清楚,有关的困难解决了,当然现在很多方面,我们才能引领科技潮。
中医界的很多管理干部和很多专家,我们都在不断的促膝谈心。我觉得中医药面临的困难是有希望解决的,如果把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理清楚了,解决掉了,那么我们中医药这个健康产业,首先是服务好了我们14多亿人口,我们14多亿人口的健康有保障了,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情!
不过再做的好一点,前面说到了,随着现在西方医学真是走到了一个很艰难的一个地步,人家国外的专家在香山会议上,私下跟我聊天时说他们对中医药给予无限的希望,都是竖着大拇指!我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说的太细化,人家怎么都能看到我们中医药产业这个事情呢?!我们自己如果不重视的话,那实在是说不过去的。我们把中医药这个产业做强做大,到那一天,如果中医是世界性的健康产业,那我们了不起了!
所以,我希望各位继承我们的中医,祝愿大家早一点成为中医大家!谢谢大家!
(本文是根据杨炳忻教授的报告录音整理而成,参加录音整理的同学有时志文、刘鹏飞、姜南、赵亚楠、张小强 ,最后由孙喜灵教授校定。)[/]
照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2657646914/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